关灯
护眼
    番外13

    三年后,云关城木河口大营。

    远处烽火台林立,青烟袅袅,徐徐升空。

    一轮落日如圆盘垂落天际,给无边无际的草原渡上一层融和的光。

    四月的天已进入盛夏,偏偏草原日热夜凉,募的,一阵凉风掀过,层层草浪如浪波儿匍匐至脚底,守在辕门处的两个卫士顶着浑身汗液打了个寒颤。

    其中一个高的,嘴里打着牙祭,不知是嚼什么,皲裂的眼皮掀起,朝远方望了一眼,骂骂咧咧道,“这天杀的勃勃齐耳,和谈一点诚意都没有,是不是等咱们郡主再给他一刀,他就老老实实了?”

    另外一少年,年纪轻,大约就十七八岁上下,一张白净的脸已晒得黝黑,他神情一动不动瞭望远方,忽然瞧见一些黑点在朝这头靠近,他登时跳上高台,抬眼远眺,只见那黑点渐渐形成一条线,并慢慢放大。

    一队人马如游龙从草原里穿梭而来。

    待认出为首那人,少年咧嘴一笑,森严的眉宇瞬间绽开,扭头朝大营内高喝一句,

    “郡主回来了,郡主回来了!”

    随着这一高亢的喊声落下,原在大营各处歇息的军将几乎是瞬间涌出,齐齐聚在辕门口。

    只见远处,当先一人,一身紫褐色劲装,脚蹬鹿皮白底黑靴,一张脸冷隽秀气,眉宇英气十足,正是北境前锋大营的首领,霄云郡主慕瑾岚。

    三年前蒙兀南下,慕瑾岚身先士卒,领五千精锐为前锋,拼命厮杀整整半月,击退蒙兀第一波进攻,随后冯坤率大军抵达云城,又与蒙兀成僵持之势。

    而这个时候,慕瑾岚借着其父威望,只身一人探敌营,把蒙兀王子猝死真相告知,将大理寺一应证据奉上,说服蒙兀出兵一支,与大晋联合扫荡东瀛。

    慕瑾岚过家门而不入,兵锋直指东瀛,与蒙兀水路进军东瀛岛,将东瀛截获一空。

    这一场仗打了整整三月,事后分赃,蒙兀贪得无厌,违背事先的协议,在慕瑾岚回军半路进行劫掠,慕瑾岚大怒,与其鏖战,双方从那时至今整整两年,几乎是不死不休。

    一月前,慕瑾岚率领三万将士,将三年前蒙兀所夺去的赤金口给夺了回来,并杀了蒙兀一位郡王,四名一品大将,斩杀敌军一万五,俘虏数千,大获全胜。

    鞑靼大汗派了其子勃勃齐耳前来求和,慕瑾岚提出的和谈条件,勃勃齐耳只应了一半,尤其其子一条,要求将当年被蒙兀劫走的财物双倍奉还,勃勃齐耳咬死不肯。

    慕瑾岚那口气憋了两年,如何能忍,三日前她又带了一批人马前往蒙兀大营谈判,打算这一次若不成,便再出军,她是不肯吃亏的性子,不把蒙兀剥掉一层皮,她焉能甘心?

    这不,谈了整整三日,今日傍晚终于归营。

    将士们翘首期待,希望慕瑾岚能带好消息回来。

    三年的疆场生涯,将这位女将军身上的青涩和稚气洗去,眉宇依然凛冽森严,可那浑身上下已有一股浸润沙场的肃杀之气,及经历生死博弈后的沉稳练达。

    慕瑾岚奔至辕门,“吁”一声,勒紧马缰,马蹄腾空,往后一蹋,激起一地烟尘。

    她飞身下马,将缰绳丢给旁边的卫士。

    其他将士一拥而上,围住她。

    “郡主,怎么样了?”

    经过三年的锤炼,面前这般将士对她五体投地,没有不服的。

    慕瑾岚手扶在腰身长剑,眸宇清定,平和道,“大致谈妥,那勃勃齐耳起先十分嚣张,其子见我年轻,有轻怠之意,当场挑衅于我,我徒手折了他一只胳膊,又将勃勃齐耳钉在他那大纛上,将蒙兀那边龟孙子给震慑住,他们再无二话。”

    “好嘞!”

    “郡主威武!”

    众将一阵欢庆,不知那个胆大的循着军中习惯,上前要将慕瑾岚抬起,意图给扔去半空,以示拥戴。

    却被慕瑾岚身旁的两位冷面卫士给拦了下来。

    此二人是慕月笙派来的顶尖高手,并不是军营之人,平日与他们也无交道,只负责慕瑾岚个人安危。

    他们家大小姐再如何,也是女儿身,怎能让这帮糙老爷们乱碰?

    众将士被两名冷卫给喝退,顿时讪讪的。

    慕瑾岚倒是不在意挥了挥手,“不急,待求和书送来,赔礼到帐,咱们再庆贺不迟,不过,到底是喜事一桩,着军厨备好酒菜,老规矩,每营抽调精干守夜,其他人不醉不归!”

    “好!”

    欢呼声顿时震天。

    恰在这时,军咨祭酒徐宽抖着衣袍,将众将一一拨开,愤愤骂道,

    “都让开,都让开,我还有要紧的事要跟郡主汇报。”

    徐宽挤到慕瑾岚跟前,先是恭恭敬敬施了一礼,和善笑着道,

    “郡主,朝中派来犒军的使团已到,下官领您去瞧一瞧。”

    “好!”

    一月前,朝廷犒慕瑾岚军功,封她为霄云郡主。规格自然是有些拔高,只因慕瑾岚祖母乃郡主出身,母亲又是先帝亲封的县主,父亲更是震铄四海的镇国公,皇帝又格外喜爱她,封她为郡主,朝中上下无人异议。

    慕瑾岚随徐宽回到中军主账,只见一行官员三三两两聚在帐前说话,有人在四处观望军营,有人在小声商议犒军仪式,见徐宽领着慕瑾岚回来,一个个肃穆凛然,立即站好,齐齐朝慕瑾岚施礼,

    “见过郡主!”

    慕瑾岚淡淡回了个军礼,目光随意抬起,看向为首一人,正是礼部侍郎崔昀,崔昀乃她母亲崔沁的堂弟,出自北崔,长袖善舞,极有机辩之能。

    朝廷这次派他来,也是打算让他协助慕瑾岚谈判。

    徐宽介绍道,“郡主,这位便是正使崔大人。”

    崔昀先朝慕瑾岚行了官礼,随后慕瑾岚又对他行了家礼,

    “见过堂舅。”

    “郡主客气。”崔昀不敢在慕瑾岚跟前摆舅舅架子。

    徐宽指着另外两位介绍道,

    “这位是副使鸿胪寺丞梅大人。”

    慕瑾岚与鸿胪寺这位小梅大人打过数次交道,倒是熟悉。

    徐宽又指着另外一位,“这位是新来的副使....”

    慕瑾岚视线随之扫过去,此人一身六品官服,个子高峻,略有些清瘦,气质十分朗俊,头压得很低,瞧不清相貌。

    正要问他是何人,只见他抬眸,眉宇温润和煦,浅笑怡然,“下官章越见过郡主。”

    他语气如同他这个人,清朗明净,如沐春风。

    慕瑾岚看清那张脸,瞬间呆住。

    若不是这些年风餐露宿,躺在刀尖上饮血,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性子。

    若不是知道一旦声张,可能会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

    她差点要失态。

    最先从胸膛升起的是一股没由来的惊喜,乃至撼动。

    他的眉眼,谈不上朝思暮想,至少偶尔夜深躺在草垛上守夜,偶尔深陷险境,笑谈是不是会交待这里时,这人的模样会在她脑海里闪过,落下沉甸甸的影子。

    十五年的相濡以沫,不是说丢下就能完全丢下。

    她也曾遗憾,没能与他携手看遍长安花。这种感觉在独自一人面对烽火狼烟时,尤为浓烈。

    可她很清楚,她志不在此。

    那些许遗憾,随同逝去的流水,也仅仅是掀起一些浪花而已。

    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要去奔赴。

    但此时此刻,在这样边塞狼烟里,看到这么个风月无双的男人,心底的浓烈不期而至,猛然涌上,又坠坠的,酸胀难当。

    喜悦还没爬上眉梢,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愤怒。

    没错,是愤怒。

    堂堂天子,以身犯险。

    他知不知道这是哪里,往前一百里便是敌军大营。

    若是被人知道,大晋的天子就在此处,蒙兀所有高手扑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他至今不曾娶妻,身后无子嗣,届时朝堂岂不风雨飘摇。

    作为一个在边境厮杀的将士,太能感受到自己浴血奋战,而身后那些朝官不当回事时,那种愤怒和无奈。

    她尚且因身份尊贵,军饷等物资一向不敢拖沓,可也有朝堂后勤跟不上前线的时候,更何况原先守在这里的普通将领呢。

    她眉宇已闪现恼怒之色,却还是被三年历练出的城府给深深压下。

    她唇角微勾,现出几分凉意,随意回了一礼,“章大人好。”

    旋即,一言不发,率先进了大营。

    章越淡淡看了她背影,踵迹而去。

    犒军使团随后跟入,一行人将犒军的赏单及仪式过目一番,只等慕瑾岚拿主意。

    她坐在案后的草墩上,一手搭在漆案,眉宇无波,只随口道,“无误,就此安排。”

    “是!”

    暮色渐浓,外头已生起了火堆,将士们围绕火堆载歌载舞,畅谈不休。

    主账内,使臣皆各自落座小案,军士呈上菜肴。

    待最后要给慕瑾岚布菜时,她摆了摆手,“徐宽,你作陪,诸位大人随意,本将要与将士们同饮。”

    随后面无表情出了中军大营,从始至终不曾看章越一眼。

    崔昀暗暗觑了一眼章越的脸色,见章越神情平静吃着饭,心里惶惶不堪,却也不敢露出半点端倪。

    须臾,章越吃完告退离席。

    离开中军大帐,来到东边一片空旷之地,便见火堆四起,将士们高谈阔饮,气氛融洽。

    他抿着唇负手四处寻了一遭,看到慕瑾岚坐在一处人堆里,几位士兵正在给她敬酒,慕瑾岚豪饮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