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据说孙权在大军压境之时,兀自彷徨,不知道如何是好,多亏了吴国太那一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权立时醒悟了,于是将在潘阳湖练兵的周瑜给请回来,商议兵机。

    事实上,周瑜可是算是奠定三国走向的重要人物!

    假使当时,周瑜如果主张降曹,卑躬屈膝,那么孙权没有周瑜、程普、黄盖等泰山柱石,他势单力弱,未必敢和曹操叫板!

    曹操知道周瑜,对于孙权的重要,说不准早就派遣死士,埋伏在他回程的途中。

    周瑜非常聪明,避免夜长梦多,星夜倍道赶路,完美地避开一众耳目,回到柴桑。

    柴桑,因为近柴桑山而得名,古县寂寂无名,不曾想赤壁大战之后,便被载入了史书中去,而流芳千古。

    彼时,此地将星荟萃。

    林倾华跟随甘宁,入郡以后,便到驿站用餐,恰好遇上了吕蒙。

    吕蒙也是和甘宁一样,属于主战派人士,也许心里有几分隐忧,周瑜不会抗曹,他知道周瑜已经抵达柴桑了,打算深夜一同拜会周郎,表露心声。

    事实上,林倾华知道,即便没有诸葛亮在旁边推波助澜,周瑜,也不会甘心向曹操投降的,毕竟如果他投降了,他失去自己本应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娇妻小乔。

    想周瑜乃是人中龙凤,才情横溢,怎么可能甘心被曹贼所辱?他自然是奋起抗争了!

    当然了,林倾华既知周瑜心声,但甘宁、吕蒙等将领未知,只能和他们一起同行,拜见公谨。

    在驿馆中,他们登上了一辆马车,直往周瑜府邸而行。

    林倾华仔细打量着吕蒙,在未来,这个家伙,让威震华夏的关羽败走麦城,丢掉性命。

    吕蒙笑里藏刀,暗地里做偷鸡摸狗之事,和陆逊结盟,背信弃义,趁着关羽北伐,夜袭荆州,这让蜀汉集团损兵折将,失去了荆襄之地。

    以至于,刘备为报兄弟之仇,彝陵惨败。

    诸葛亮等人,只能退守一隅,静静地虚耗大汉气运……

    这个吕蒙,必须得挨千刀!

    如果林倾华在十几岁时,血气方刚,气急败坏,会非常恼恨吕蒙,兴许手挥一锤,将这个家伙的脑浆也给打出来。

    但现在林倾华,并非这般想了,改朝换代,那也是天命如此,岂非一二才能卓越的有识之士,便能够逆天而行?

    林倾华既然能来到了东汉末年,有幸见证古时英雄人物,那么就不应该附加个人的主观情绪。

    吕蒙时年三十来岁,长相粗豪,体态雄健。同年初,孙权等部队因为剿灭黄祖,夺得了江夏等钱粮丰沃之地,孙权大喜,封吕蒙为横野中郎将,赏赐丰厚。

    别看吕蒙年纪轻轻,要啥有啥,但这个家伙,非常好学,常常手不释卷。

    譬如说:“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等成语,就是形容他求学上进。

    活到老,学到老,单是这么一点,林倾华对他存在很强烈的好感。

    吕蒙听闻林倾华,是甘宁、阚泽,雇请回来的幕僚。

    吕蒙眼见林倾华容貌俊美、文质彬彬,出于文士尊重,对林倾华是倍加敬重。

    林倾华微微一笑,人对他好,他自然也会释出善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