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光芒随着小妖的话随之亮起,下一秒,白晓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真的可以算是第一次见到所谓的妖怪,原本以为所谓的‘废墟’是阴森森的一片,但是这里却比现在的人间还要繁华,看那一个个的小地摊,还真是有种游戏的感觉,说实话,很爽!

    妖怪是什么??

    “妖怪”一词,曾出现于距今约1800年前的中国,东晋文人干宝的《搜神记》中,指出,“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

    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金、木、水、火、土),通于五事(貌、言、视、听、思),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吉、凶、祸、福)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第一位将“妖怪”作为一门系统科学来研究,称其为“妖怪学”的,则是日本人井上圆了,该学者著作《妖怪学讲义》一书,于1893—1894年出版,全书共八卷,2058页。中华民国教育总长,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曾经将此书定名为《妖怪学》,并精简梳理,出版发行,全书198页(1992年3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将其书重新影印出版,琥珀得见的是影印本)。在《妖怪学》影印本一书影印出版说明中指的“妖怪”一词,即为由于文化的限制,人们难以科学解释的事物与现象。书中蔡元培翻译井上圆了的意思,“妖怪者何耶,其义未定,或曰幽灵、或曰神凭、或曰鬼魅、或曰狐惑,或若阴火、若神光、若奇草、若异木,是皆妖怪之现象,而非奇解释也。其解释,则或云不思议,或云异常及变态。”

    另一位日本女学者中野美代子,写有《中国的妖怪》一书,大陆曾由何彬翻译,由河南黄河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将“妖怪”定义为“不同于或是超越了动物、植物等的现实形态和生存形态,出现于人类观念中的东西”。

    在1988年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妖怪”一词的解释为“神话、传说、童话中所说形状奇怪可怕、有妖术、常常害人的精灵”。

    你们的网络上“妖怪”的中文解释有两个,一是“指怪异、反常的事物和现象”;二是“指草木、动物等变成的精灵”。

    给出的英文翻译词有三个,一是“monster”,这一词准确的中文翻译应该是怪物,美国作家戴夫·埃利奥特、G·J·亨德森和R·艾伦·莱德写有《AFIELDGUIDETOMONSTERS》一书,中文版本翻译为《世界怪物图鉴》,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书中将“monster”分为变种的蜥蜴、鱼类和恐龙;变种的人类、动物和昆虫;变种的植物;怪物人;人造怪物;超自然怪物;异域怪物七类,当你知道终结者、机械战警、剪刀手爱德华和刀锋战士也在其中的话,应该了解其东西方观念的不同。二是“goblin”,这一词准确的中文翻译应该是哥布林,一种类人的邪恶生物,被英国人称为丑妖精的家伙。三是“demon”,这一词很多人都知道,《圣经》中魔鬼,别名撒旦。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精灵说》中有关“精灵”的定义,似乎更加准确,精灵是指“栖居在人类以外事物的一种灵的存在。”

    从古代中国,到日本,从网络上,再到西方国家,引用了这么多有关“妖怪”的解释和定义,似乎完全没有对“妖怪”一词做出准确的叙述。综合各种说法的共同点,加以归纳和总结,得出一个“妖怪”的范畴。如有“妖怪博士”之称的日本动漫作家水木茂所说,世界各国的妖怪,本质上都是大同小异,只是不同地方的人们对其称呼不同罢了。

    综上所述,能够称的上“妖怪”者,应该具备如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妖怪”是有生命气息的,这种生命气息在东方称为“气”(或精气),而在西方称为“灵”。

    二是,“妖怪”的形态或行为运动,从人类的感觉来讲,是超越其思维认知的,换句话说,“妖怪”的出现能够使人感觉到不可思议,超越常理。

    三是,“妖怪”出现在人类可以接触到的范围内,而不像神魔一般,出现于天界地狱等人类无法证实存在的虚幻场所。

    在《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古代神魔小说中的“妖怪”,应该属于狭义的妖怪范畴,而上述是一个广义的妖怪范畴(有人认为用“妖魔鬼怪”一词更为恰当)。

    在晋代可能遇到不可思议的事物,人们叫做遇到“妖邪或怪物”了;到了清代,可能就叫做遇到“鬼”了,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不过是称呼的变化。之所以人们习惯使用“妖怪”一词,基于两点原因,一是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翻译《妖怪学讲义》一书,并将其定名为《妖怪学》,在这里本着对原北大校长(中国文史类第一院校)蔡元培先生的尊重,延用“妖怪”一词;二是“妖怪”一词出现于《搜神记》中,并给出了“妖怪”的解释或范畴,与妖怪的三个特点基本吻合。

    而现在,白晓是真真切切的看到了,这些妖怪不仅仅在周围自由自在的存活着,他们还交易着一些白晓感觉到特别感兴趣的东西。

    “那个是妖怪么??”

    白晓看到那个碗在旁边蹦着蹦着,感到好奇,不由问道。

    “那是精怪,它们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指动植物在修炼过程中,也就是未成妖怪或仙但已有部分法力之前的状态,例如兔精、蜘蛛精、人参精、树精等,法力比妖略小,也比妖略有善意。另一类“精”可就完全不同了,主要是指非生物的物体修炼成人形或近似人形,具有一定法力。比较著名的有白骨精、琵琶精等,这类“精”邪恶的多,对人有很大的危害性。

    不论哪种“精”,白天夜间均可活动。客观地说,妖魔鬼怪精中,鬼数量最大,但由于制度和法力所限,在人间为祸的数量不大,而且,对人不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妖与精的数量也很多,但通常隐遁山林之中,一般也不会很主动的出来伤人。魔的法力广大且很能危害人类,但是魔的数量很少,例如你们人类写的《西游记》中只有孙悟空最初结拜的牛魔王几个兄弟才能称得上是魔,因而被危害到的几率也不大,只要注意心魔的骚扰即可。怪更是不会轻易的来骚扰人类,如果你对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甚至可能会觉得怪非常好玩,有网友就曾认为与怪谈恋爱应该是一件惬意的事情。由此,孙悟空本由石头变化而来,可称为“精”;又由于我们更侧重其作为猴子的一面,因而可以称为“妖”;后来一度得到天庭的承认而成为“仙”,再后来皈依佛家成为“佛”。猪八戒最初在天庭中任高级武职,可称为“神”;而后被贬下界本可成为“魔”,奈何投身猪胎,只好屈尊做了“妖”,后修正正果,做了“菩萨”。沙和尚本来也是天庭的“神”,而后下界为恶,由于法力不大,长相丑恶,可称为“怪”,而后修成正果亦称“菩萨”。

    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中的妖怪,由于很多是诸仙佛神的童子、坐骑乃至宠物变化而来的,成分极为复杂,命名规则也相对混乱,要了解西游记中妖怪,就必须逐一的对这些妖怪做一个总结,才能彻底明了所有妖怪的前世今生。懂了么??”

    无事小凳子现在有点激动的心情,白晓继续观察者眼前的一些妖魔鬼怪,他们看起来形形色色,蛮有意思:

    “你能给我解释一下这其他的,恩,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就是除了精以外的妖魔鬼。”

    白晓随手拿起一个小摊上的小玩意,无视摊主的一大堆推荐,细心的听着小妖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