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把父亲送回家,李沐骑车去找魏翔,把买房的事情告诉了他。

    魏翔想了想说道:“二道江那面的房子太贵了,我买不起,不过军民路附近的平房我倒是能研究一下。

    北山再往西,道边的房子都是菜农自建的,都有房照,明天我去转转,不行就买个小点的,留着我跟陈静结婚用。”

    魏翔也是个万元户,买个平房应该问题不大。

    八二年能拿出一万块的家庭极少,毕竟上班的平均工资也就几十块钱,可关键时刻,李沐和魏翔却凭着头脑灵活先走了一步,赶上了时代的潮头。

    李沐把买房子的事告诉了金旭和李冰,李冰电话里小声说道:“我知道了,等动迁盖楼以后,我再给你找人要房子,房证下来记得把你家人户口都迁过去,分房子不光看面积,还看人口数量的。”

    金旭听说李沐买了平房眼睛瞪多大,他知道李沐能抓钱,可没想到买房子这么大事儿,李沐都能说买就买,直接把金旭吓到了。

    “你不是老嫌棚户区脏吗?等动迁我就有楼了,到时候等着上楼的小姑娘估计能排一长溜,你能不能当正宫娘娘,就看你表现了。”

    金旭一瞪眼,一把掐在了李沐腰间的软肉上。

    兜里没钱了,李沐跟魏翔下乡的时间更长,往往回到市区天都黑了。

    魏翔回去后还得冲洗胶卷,李沐帮着凉起来,一弄都得到后半夜,不过俩人却越弄越精神,恨不得天天都这么忙。

    “沐子,我看一到周日,街上买东西的多了起来,是不是市场要放开了?”

    李沐摇摇头:“这个我也说不准,要是看报纸上和电视上说,搞活市场是必然趋势,可现在还不给个体户办执照,那就证明有关部门还在观望,政策还没落实到实处。”

    魏翔叹了口气:“咱东北啥都慢人家南方半拍,你去逛逛河南街,原来卖针头线脑的现在都开始买服装了,但没有执照总是没保障,谁知道啥时候政策一变,货不都压手里了吗?”

    李沐也很无奈:“所以现在观望的多,都瞧不起个体户,我妈他们药厂开支都费劲了,也没见谁出来干点啥,都抱着铁饭碗硬挺。”

    魏翔嘿嘿一笑:“个体户咋了,咱俩能买得起摩托,满吉春有几个年轻人有这能耐?

    我没买住房买了个门市,花了一万五,我爸填了几千,就在北山边上。

    我寻思等个体户能办执照了,我就开个照相馆,门市虽然不大,但起码不用租房子。”

    李沐看着魏翔满脸钦佩,他有些后悔买了民房,早知道也买个门市了。

    魏翔的街办搪瓷厂原来效益相当好,可出口订单一丢,厂子立刻就半停产了,所以魏翔才会想那么远,只有在集体户遭过罪的人,才知道啥都得靠自己。

    李沐事儿不多,学习感觉很轻松,剩下的时间就是研究家里和周教授给的古药方,还有就是帮金旭改论文。

    金旭大二,明年就该实习了,好几科的论文都没通过,正上火呢。

    “你确定不升本科了?专科毕业去医院能干啥啊?也当不了主治医生?”

    金旭叹了口气:“你看看我这成绩,能升得了吗?我们老师说大专生去三甲医院学历不够,可去小一点的县医院一样是大拿,医生除了看学历,还要看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