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黄条百分之60左右的近卫第13步兵师被崔可夫划在了罗季姆采夫的麾下,他们现在在窝瓦河东岸,他们的任务是强渡窝瓦河,重新夺回码头。

    木筏很小,很安静。士兵们划桨的声音被流水声掩盖,几乎不会被发现。

    如果整个师都用木筏来偷偷渡河,那么将会是很好的奇袭行动。可东岸近卫第13步兵师的政委同志认为木筏装载量太小而且太慢,根本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战斗需要。

    因此他从别的部队借来了几个装了发动机的小艇,命令士兵二三十个人聚在一艘小艇上渡河。

    发动机不和谐的声音很快被德军发现,漆黑的夜晚,机枪阵地织出的火网在河面上穿梭,一个接一个的将红军战士扔在河里。许多人因为饥饿的无力,受伤后倒在河里只能任水流冲走。

    嗖——

    德军发射了照明弹,河面瞬间亮如白昼。红军战士们用友军留在小艇和木筏上的尸体作掩护,和敌军对射。

    很快第二枚照明弹升空,码头的德国人拉来了高射炮和反坦克炮,开始对河面进行定点清除。

    德军以为他们的火力网能够阻止红军前进,但他们错了。即使德军火力如此强大,红军仍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终于,第一个人上岸了,他还没走两步就倒在德国人的枪口下。

    很快,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上岸了,第四个,第五个……几个人,变成了几十人,上百人。码头的德军慌了,匆忙组织撤退,扔下烟雾弹便离开了河岸阵地。

    得知近卫第13步兵师在码头站稳脚跟后,罗季姆采夫立刻动身,和近卫第13步兵师的政委亲切会面。据不完全的统计,仅仅是渡河战斗中该师就阵亡和失踪超过4000人,伤员更是已经超过8000。

    罗季姆采夫问:

    “部队伤亡这么大,是否还能够继续作战?”

    政委回答说:

    “现在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杆步枪,我有绝对的信心在明天收回码头!”

    “好,明天我这里也会有两个师来增援,并且还有坦克和火炮。只要我们坚定意志,明天一定能够夺回码头!”

    罗季姆采夫和政委那慷慨激昂的话语感染了周围所有人,大家一起爆发出了“乌拉!”的吼声,为自己加油打气,顺带震慑几百米外的德国人。

    为了确保夺回码头的战斗不会因为什么紧急状况而失误,罗季姆采夫把自己的司令部设置在了码头不远处一个公园的花坛地下。

    政委也参与到了这样的劳动之中,他和士兵们,还有罗季姆采夫一起挥舞锄头卖力的挖坑。

    罗季姆采夫一边挖坑一边问他身边的政委:

    “政委同志,不知道我把司令部设置在地下会不会被说成是害怕敌人或者是投降主义?”

    “不会的,罗季姆采夫同志。据我所知,崔可夫将军,华西列夫斯基将军他们都把司令部设置在了地下。”

    “哦哦——那就好,我也就是随便问问。听你这么回答我也就心安了。”

    夜晚,德国人的炮击再次来到。罗季姆采夫和周围的士兵们一起跳进建了一半的地下司令部中躲避,下级指挥员们自发的把罗季姆采夫围在最里面。一阵炮响之后,炮弹纷纷落地。其中一枚落在花坛附近,震落了一根木头,狠狠的砸在最外面的士兵头上。

    之后又是一阵炮响,很幸运的是,地下司令部这个大坑没有被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