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9月17日,斯大林同志允许西南方面军突围的同时,他也下达命令,要求布良斯克方面军进行全线反攻,以为莫斯科防线的设置争取时间。

    最好是能够将布良斯克的阵地收回来,这样才能更好的稳定局势。

    只可惜天并不遂人愿,布良斯克方面军不但没能在9月份夺回布良斯克的外围阵地,反而丢了布良斯克城。不仅如此,北边的季诺夫,萨夫诺夫,东边的卡拉奇夫,南边的谢夫斯克也相继沦陷。

    德国人集中兵力的速度太快了,快过每一个人的想象。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主力9月17日的时候还在华铺,但9月20日,他们就出现在了谢夫斯克,并且粉碎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大反攻。

    9月18日清晨,德第三装甲集群和第四装甲集群分别从两个方向迂回,往杜霍夫希纳和罗斯拉夫两个方向进攻。

    与此同时,德第二装甲集群主力配合第四集团军,第九集团军往奥廖尔方向推进。

    奥廖尔,莫斯科最外围的屏障。从奥廖尔开始往图拉的公路是苏联最好的公路之一,而图拉,拥有直接通往莫斯科的铁路线。一旦奥廖尔失守,便代表着南部防线对德国人开了一个洞。一旦图拉失守,就代表着莫斯科被拱手让人。

    于是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残部紧急配合,组织出“耶尔马可夫集群”,开始前进到奥廖尔一带加强防御。

    9月21日,苏军第13集团军按照上级命令,停止了对德第二装甲集群的反攻,开始向东南方向移动。

    第13集团军司令在几个小时前,还对这样的一个转移计划表示强烈反对。因为一旦第13集团军撤出战线,德军就会很快反扑,重新威胁维亚济马防区。可第13集团军司令的反对只得到了上级这样一句回应:

    第3集团军会补上你部的空缺。

    然而事实上,第3集团军已经被德第46军两面夹击,根本无法脱身,也无从谈起补上第13集团军的缺口。

    结果到了22日,第13集团军还未到达指定地点,前线阵地便传来崩溃的消息。第3集团军在一天之内被包围,德空军开始轰炸维亚济马防区。

    一个错误的命令,直接毁了外围反攻的成果。

    直到此时,红军的司令员们都还都想着正面抵挡德国侵略者的装甲突击。但卡图科夫已经有了一个更好的方法,他为此亲自坐飞机回到了莫斯科,去面见了总参谋部的罗科索夫斯基将军。

    卡图科夫用自己的战例做引子,详细解释说:

    “不管是什么装甲战车,他们大多数都是正面装甲防御力强,侧面,后面都防御薄弱。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在阵地的固守部队还有火炮阵地都接触不到敌军坦克的侧面和后面,因此不能有效杀伤敌军,也造成了阵地接连失陷。”

    说着,卡图科夫示意罗科索夫斯基将军打开自己提交的研究报告,接着配合着报告继续讲道:

    “结合过去几个月的战例和我亲自做的研究,我发现伏击战术是一个非常好用的计策。请注意,我说的伏击战术并不是把火炮埋伏在道路两侧,而是把坦克和自行火炮埋伏在道路两侧。如此一来,埋伏的部队在袭击敌军暴露自己之后,还有脱离战场的余裕,并且能够尽最大努力同敌军周旋,为正面战场的友军争取时间。这样的战术被我命名为【坦克伏击战术】,并且详细的执行流程,我已经附在了报告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