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其中能张让等人真心想挑出来的,又只占了其中的不足十分之一,剩下的则是依靠钞能力才被挑出来了。

    或许这也是许多忠心耿耿的朝臣,比较反感宦官的原因吧。一个国家政令是否上达天听竟然要指望一些不学治国,专攻勾心斗角的残疾人决定。

    对于群臣的反对,汉灵帝都置之不理。对于十常侍收钱的这种情况,他也算是默许了。

    汉灵帝之所以会这样不思进取做肯定是很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说明他丝毫不担心会出事。因为大部分奏书呈上来都只是走个过场,内容无非是表功、官员弹劾、申请钱财、重大决策,他的决定对整体影响并不大。

    官员任命怎么折腾都是那些世家中人,具体好坏汉灵帝也难以考察,出现严重问题再换了便是。要钱财赈灾,批复同意吧,就有人哭穷说国库亏空;批复否决吧,也会有人闹,最后还是要朝堂上争论。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决策申请,里面掺杂着许多势力的利益,修改很难,具体执行也难以落实,最后只能放任。总之真的有意义十分重大,而汉灵帝又没有批阅的奏书,最后都会闹到朝堂上,到时候再处理也并不太耽误事儿。

    糜烂的现状让汉灵帝可以从无数个角度为他的躺平找到充分的理由,再加上张让收上来的钱也有不少进了他的腰包,汉灵帝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了。

    今日汉灵帝能对奏书如此感兴趣,实在是因为奏书的作者和内容都非常出人意料。

    汉灵帝的语气带着几分揶揄,向张让问道:“朕的这位大舅哥真是好本事啊!在洛阳都已经臭名昭着了,居然还有人愿意举荐他。这举荐之人还是一个做啥事儿都不想得罪人的老好人周异。这是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

    张让则是恭敬地回答道:“听说昨日何进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这封奏书估计算是周易投桃报李吧。”

    事实也确实如此,周异对于何进当天的作为非常的满意,也带着几分感激。于是,决定为何进表表功劳,帮她争取一些实际的权利。于是周异就上奏,请求汉灵帝允许何进在其他辖区内执法。这样做还可以借着何进在这件事上的威慑力,让世家更好管理一些。一举两得。

    从侧面也体现出了周异此时对于皇室的好感。曾经,他只想每天上班打卡混日子,所以谁也不想得罪。现在,他有了一些振兴汉室的想法,也就愿意承担一些压力了。

    汉灵帝对于何进也是非常的满意,也很干脆的说到:“那行,就按照这上面说的办吧!”话音刚落汉灵帝仿佛又想到了些什么说“等等,何进怎么着也算是与我关系非常亲近的外戚了,如果我如此快的提拔他,算不上任人唯亲?”

    张让也被汉灵帝这天马行空的思路给问蒙了,当初你把人家直接任命到权力中心,你都没觉得任人唯亲,现在就稍微多给一点实权就不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