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巴布科夫已经带领十万余沙俄人躲藏在地下了,这样,卫国军如果进城,就会陷入这些神出鬼没的沙俄人包围圈中,所以,逼出这些沙俄人就是卫国军眼下的最主要的难题了。

    本来大家想引来乌拉尔河的河水来漫灌的,可是,现在是冬季啊,水流出来就会冻结,而且,如果漫灌,那需要多少水呀,现在也没有抽水机啊。

    而且,城市里面还有不少平民,现在这些平民虽然没有了房子,也到了地下,也没有参加到战争中,最起码没有明着去协助沙俄军队来攻击卫国军。

    因此,奕詝从心里对这些平民还是有恻隐之心的。奕詝也给自己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条件下,是不会对这些平民动武的。

    接下来就是火烧了,由于在砍伐白桦树林的时候,卫国军已经储备了好多的木材,足够在整个城市里面焚烧一次了。

    当然,利用水火浙西额都是下策,奕詝最终的目标就是能够让巴布科夫带领这些沙俄人投降,让自己平白无故的得到五个军的战力,就好了。

    于是,第二天,奕詝开始让宣讲团的人进行喊话,喊话的内容就是‘乌拉尔城里的居民听着,我们是大清国的卫国军,由于本国的哈萨克族被沙俄人所奴役。故驱除侵略,恢复平等和自由,因此,希望你们都自愿走出乌拉尔城,我们卫国军绝对保证你们的安全。不过,你们在出城的时候,必须要经过我们卫国军的甄别,以防沙俄士兵冒充。还有,出城以后,你们的武器必须予以收缴。

    另外,我们卫国军对你们这些居民也有了安置点,也就是说,你们出城后,我们将会对你们集中安置。

    补充一点,根据我们卫国军得到的情报,乌拉尔城里面只有十万左右的居民,也就是说,我们只认出城的十万人。剩下的十万,我们将会对他们实行战俘政策,当然,我们也会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但是,如果你们士兵不投降,我们卫国军将会予以消灭,因为,哈萨克自1847年,也就是三年前,已经归附于我们大清了,而乌拉尔市也是哈萨克人的,既然哈萨克归附大清,那乌拉尔市就是大清的。你们如果不投降,顽抗到底,那我们大清卫国军就一定将你们歼灭。

    现在,给城里百姓三天的时间撤出,当然这三天里里,也是沙俄军队考虑的时间。如果三天后后,还没有出来,我们认为就是敌人了,到时候我们就要攻城,过时不候!’

    这些话被宣讲团的人用俄语,鞑靼语各说两遍后,就等待最后的总攻了。

    而左宗棠已经命令士兵在城外用木材烧了一条火路,这条火路就是为了消融冻土。

    冻土一旦消融后,就立即将乌拉尔河的河水引来。虽然现在很冷,冰层达到二十公分,二十公分以下,则是活水啊。

    于是,在大火烧了一天一夜之后,冻土已经被烧到一丈以下,也就是三米以下了。而且,土层也被烧制的很酥松。不用挖,用铁锹就可以挖上来。

    其实,巴布科夫也看见卫国军再挖沟渠,他也想到这估计是引水的。可是,一想到现在是冬天,它就是把水引来,也是结冰的,根本不能用,不过,他没有想到,冰层只有二十公分,二十公分以下,寒气就进不去了,水还是液体啊。

    沟渠挖了二米的深度,两丈(6米多)的宽度,而且,一天之内就完工了。因为沟渠不长啊。

    第三天早上,左宗棠就让宣讲团前去喊话,说如果一刻钟后再没有人出来,就要攻城了。

    时间在滴答滴答中走过,在秒针走了十五圈之后,一声炮响,乌纳尔河水已经被炸开了,汹涌的河水从溃决的堤坝口涌进了沟渠,三十秒之后,河水已经从乌纳尔城的北部高地涌入。

    这里要介绍一下,乌拉尔城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河水很容易就流满全城。

    由于河流的流速较快,结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奕詝也已经在乌拉尔城的南边筑起了一个两米多高的土坝,由于有冻土,然后浇上水,很坚固的的。

    十分钟过后,乌拉尔城三分之一的地方已经被河水漫过,于是,最北边有人也立即从水里冒出来了。

    看着冒出来的乌克兰人,鞑靼人,斯拉夫人,湿淋淋的出来,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然后一步一步朝卫国军的阵地走来。

    卫国军看到他们手里没有拿枪,也就默许了他们过来。

    河水继续向南漫去,巴布科夫也在设置障碍,放置河水蔓延。可是,刚堆积好的障碍物,就被卫国军的火炮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