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从北往南就这样走了一圈,可是卫国军现在只征伐到了贝加尔湖,离里海还有一半的路程呢。可是,秋季的西伯利亚是飘雪的季节,一旦白毛雪飘起来,那就冻死人了。

    所以,卫国军带者一万人的北海军要向南行。他们越过色楞格河,然后转向东南,再经过鄂尔浑河,在其支流旁边,就到了库伦(乌兰巴托)。

    库伦始建于清朝崇德四年(1639年),原为蒙古喀尔喀部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驻锡地,称为库伦意为栅栏围起来的草场。位于土谢图汗部中旗境内。乾隆以后,库伦为库伦办事大臣驻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朝在其设立城防,为与蒙古各地其他称作“库伦”的地方区别,称此城为大库伦(IhHüree)。

    总共六万多人的卫国军,就在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的这座塞北名城里,驻扎下来。

    茫茫的蒙古草原,在8月份就已经是枯黄一片。卫国军士兵眺望北方的肯特山,除了一些稀疏的针叶林还有绿色之外,一种秋寒萧瑟之感也油然而生。

    ……

    僧、左二人的大军到来,也让库伦的喇嘛诵起了经文,而库伦办事大臣宝海和帮办大臣格斯尔同时出城十里迎接。

    库伦办事大臣全称钦差库伦办事大臣是清代于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设置的驻扎大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置,驻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一般由满人出任,首任大臣为诺木珲。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设副职帮办大臣一人,由蒙古王公、台吉担任。属员有印房章京、理刑司员、管理商民事务司员、笔帖式等官。在恰克图另设有办事司员一人。

    库伦办事大臣直接听命于皇帝,禀承皇帝意旨,职权为监管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及其属民;“理俄罗斯边事”,管理蒙古边界卡伦、商贸等事务;恰克图地区通商事宜;管理库伦、恰克图等地的汉商(乾隆四十二年以后)监理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二盟事务(乾隆五十一年以后)。

    当必要的客套结束以后,晚上就在办事大臣衙门前的蒙古包里,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宴。

    就在这最中间的一座最大的蒙古包里,六世活佛哲布尊丹巴,宝海,札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格斯尔,僧格林沁,左宗棠,张亮基,刘长佑,江忠源,普加列夫维诺夫,伊勒东阿等人席地而坐。

    天边的日光逐渐消逝,蒙古包前多情的喀尔喀的少女则跳起了祝酒舞蹈。

    而帐篷里面,手扒肉、烤全羊、石烤肉则一盘盘地端了上来。就是平常自诩自己为科尔沁郡王的僧格林沁也吃的不亦乐乎,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而三十六岁的湖南汉子江忠源,则是呆呆地拿着手扒肉,看着祝酒歌里面那个跳的最有野劲的蒙古美女,眼睛发绿发直。

    而比他大六岁的湖南老乡,刘长佑则是给左宗棠递了个颜色,而和江忠源同岁左宗棠也开始了挤眉弄眼。

    顿时,大家则对江忠源嘲弄起来。而江忠源这个第二军第三师的师长,在意识了气氛不对的时候,赶紧低下头,猛地给自己灌了一杯酒。

    由于喝的太猛,酒水一下子就把这个湖南汉子给呛了,在其咳咳咳的声音中,大家哄堂大笑。

    接下来就是大家开始说起了民族风俗,还有战场上的趣闻。

    而在东北方向,金黄的田野里,盛京周围的农人完成了一天的收获。

    将军府里,奕詝正在为三万人的南征发愁,虽然定位冯子材是南征军的主官。可是,怎样让川地的百姓参军呢?这兵源是大问题啊?广西的还不够啊?

    奕詝百思不得其想,就看起了军情处的一些信息。例如欧罗巴的法兰西发生了二月革命,后来,这个革命的果实却被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也就是拿破仑的侄子给夺取了,还有什么比利时,意大利也在搞革命……

    看着这些信息,奕詝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力量太弱了,没有能力从这些闹革命的国家分到一点好处。

    最可恨的是,自己现在的通讯也太慢了,一般陆上都是快马加急,水上只有快船了。

    奕詝很渴望有一种快捷的沟通方式,他想到了电报。因为在遥远的美洲大陆,在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有个叫莫尔斯获得了3万美元的资助,他用这笔款修建成了从*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全长64.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