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广西,简称桂,在华夏民族的版图中,这个地方是一个出硬汉的地方,当然,也是出英雄的地方。

    不过,冯云山却不是广西人,他是广东人。

    奕詝一行大军在昼夜急行军下,就来到了桂林。在桂林,奕詝看见漓江那滔滔不息的江水,就感到了一种岁月的流失和苍生的无情。

    因为奕詝已经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九年的时间了。在这九年里,奕詝是想尽办法,费尽心机。现在才有了这么点产业。

    虽然微薄,不过,奕詝觉得,这就是华夏民族再次崛起的火种,而且,它一定会以顽强的生命力熊熊燃烧起来。

    在十九世纪初期,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醒来将震动全世界,但他现在还在沉睡,让他继续睡下去吧!”

    所以,奕詝现在最大的希望就要唤醒这头狮子。不然,历史将会回到原先的旧车道上。

    在桂林,现在的广西省省会,奕詝见到了广西巡抚.这是一个六十五岁的干瘦老头,名字叫周天爵,字敬修。今阳谷人。

    他是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曾任濮阳知县、卢州知府、江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漕运总督、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道光二十年(1840),其子代人说情,周天爵偏听而无准,犯庇护罪,被革职,遣伊犁。

    次年英国侵犯广东,将其调至奕山将军处听候差遣。道光二十二年(1842),奕山等以其“任劳任怨”上奏,周天爵被免罪,参与抗英事务。因抗英有功,同年被赏二品顶戴,起任漕运总督,兼河南河道总督。次年,因失察漕书窃镌漕督关防,被降四级留任,后请求免职,以二品顶戴致仕。

    道光二十七年(为了写作需要,提前三年复出),复任广西巡抚。

    当然,原先的历史里,这周天爵,在会同钦差大臣李星沅,镇压太平军。咸丰元年(1851),因镇压太平军加总督衔,专办军务。次年3月,因未能阻止太平军发展而被革总督衔;5月又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免罪,并任兵部侍郎衔;9月死于军营,归葬原籍。追赠尚书衔,赐谥“文忠”。

    现在,当这老头看到大清的四阿哥领兵到这广西了,一下子就惊得血压上升,差点眼睛冒金星。

    奕詝一看,这瘦儿吧唧的老头竟然有高血压,心里一惊。

    因为这些病是前世才有的富贵病,特别是肥胖的的人容易患上,现在却在清朝出现。

    奕詝赶紧把这老头扶起来,放在一个通风的地方,大概过了一刻钟,周天爵才恢复过来,就想要再给奕詝行礼。

    奕詝赶紧让他免了,接下来就让周天爵来说一下冯云山的事情。

    “冯云山,这个广东的烂仔,最初,他在浔州,开始的宣传教义、组织发动群众的工作。在古林社,曾靠拾牛粪换点米度日,又在上古林社曾槐英家干过放牛、砍柴、挑水等杂活。后得曾槐英推荐,道光二十五年到荒僻的紫荆山任书馆先生。他白天教书,晚上手提火把,翻山越岭,串村走寨,宣传拜上帝教,发展会众。那些耕山烧炭的山民对他十分信服,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发展了山区农民、烧炭工三千余人加入“拜上帝会”,培养了杨秀清、萧朝贵等一批骨干分子。”

    现在,他的那个上帝教弄得挺红火的。不过,没有听到什么反清复明之类的。奕詝听到说冯云山发展了杨秀清和萧朝贵,心里一下子就感到不得了。

    因为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与其说洪秀全居功至伟,还不如说冯云山承前启后。洪秀全只是一个贪图个人享受的破落文人而已。只不过,上帝教是以他的名义发展壮大的。所以,他以后就是天王了。而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

    周天爵说了这么多,奕詝就让他带领自己去看看冯云山。

    在桂林府的天字丙号牢房,奕詝看到了冯云山。

    只见冯云山是个大嘴,络腮胡子,长脸人,三十左右的年轻人,不过,由于常年传教,他看起沧桑了许多。

    当他看到一位穿着明黄色衣服,上面绣着蟒蛇形图案的时候,就知道,这位是皇子啊,是大清的阿哥。

    于是,冯云山立即破口大骂,可是,一阵粤语出来,奕詝愣是不知道他骂的是什么,不过,奕詝立即把冯子材叫过来,给他翻译。

    冯子材只是翻译了几句,就歇菜了,因为冯云山嘴里喷出的那些话,简直就不是人说的。

    奕詝于是让周天爵把冯云山押出来机你行提审,而且,还要公开,最后还要暴打,让上帝教的信众来救冯云山,最后,奕詝想着把这个太平天国的团伙再给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