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燧发枪都出来了,李子园哪会放过火炮,错了,哪会放过刘闲。他只给了铁匠工坊两天休息时间,就又上门打扰了。

    这个时期的火炮以青铜炮性能为佳,而且临炸膛前会产生明显变形,一般不会因炸膛产生伤亡。

    李子园铜挺多,锡也有,倒是正好可以搞搞青铜炮。其实他想弄铁炮也行,不过要先把石墨坩埚弄出来,弄出高性能的液态坩埚钢,他可不想整问题多多的铸铁炮。

    李子园知道的几种铸炮的几种方法:泥模铸造法、失蜡法、铁模铸造法。

    泥模法最基础,但是泥模的干燥耗时太久,尤其是北望岛的冬季,又潮又冷。大型的泥模内部很难自然干透,就算人工去烘干也往往是外干内湿,若是用这种没干透的泥模容易导致铸的炮有气孔。

    失蜡法同样需要用到泥模,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目前条件不足,李子园准备直接套用龚振麟在《铸炮铁模图说》中的铁模铸炮的工艺过程和技术措施:

    (1)首先按铁炮大小,分4-7节,作出泥炮。

    (2)按泥炮节数分制铁模泥型,每节泥型分成两瓣,用车板旋制内面,使表面光洁,形状规整,然后烘干备用。泥型内放入预制的把手,浇注时和铁模铸成一体。

    (3)用泥型翻铸铁模时,先将炮口那一节倒置在泥制平板上,用泥充填其中一瓣,烘干后,盖上泥制平板,将型箍紧,浇注后便得到第一节铁模的一瓣。然后除去填泥,又可如法铸得另一瓣铁模。这样逐节浇注,就可铸成层层榫合的整套铁模。

    (4)用铁模铸造铁炮时,先在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烘热、装配泥芯,浇入铁水。待凝固后,立即脱去铁模,趁炮身还是红热时,清除毛刺,除净泥芯,得到成品。

    至于铸造铁模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泥模的干燥问题产生不好的影响,李子园不清楚,他没尝试过。也许他要铸的炮比较小,需要的铁模不大,略一烘干就没甚影响。或者有些许的气孔用铸炮前刷的特质涂料刷几下就盖住了。

    李子园找到刘闲,叫木匠学徒把这两天的辛苦成果——80毫米口径的木制小炮,身管比为15,配备约2公斤的铁质炮弹(球形炮弹,比后世同口径的炮弹轻很多)。还配了炮车,好让他们知道这个炮是要放哪儿、用来干什么的。

    看到李子园到来,而且是带着家伙过来,刘闲除了满嘴的苦涩说不出其他话来。尤其是听李子园介绍了他所谓的「铁模铸炮法」后,更是嘴角抽搐,眼睛歪斜。

    把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李子园神清气爽地离开了铁匠工坊。最近一段时间他除了上课就在铁匠工坊里“巡视”,目前看来短期内炮铸不出来,他可以把“闲暇时光”拿来关心棉纺织和军队训练了。

    李子园向着新扩建的营寨走去。新扩的营寨沿着小河与老寨东南方向相连,形状为边长200米的正方形,其中有100米木墙为与营寨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