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旷玲倒下了,她知道自己快死了,旷玲开始了走马灯,开始回顾自己被社会拯救的一生。

    旷玲,1992年出生,家住Sc省SN市安居区三家镇土城村。打旷玲记事起,便不记得母亲的模样,听父亲说母亲是嫌家里穷,所以在旷玲小的时候便离开了他们。后来为了挣更多的钱补贴家用,旷玲的父亲开始外出务工,留下旷玲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虽然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几天,但父亲对女儿的挂念却不少半分,在那个智能手机视频聊天还不太发达的年代,几乎每周,旷玲的父亲都会打电话给女儿。旷玲的父亲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辞,每周打过来的电话也不外乎是关心女儿吃得饱吗,穿得暖吗,学习跟不跟得上。每次听到女儿肯定的回答,电话那头的父亲总是嘿嘿一笑,然后再次叮嘱女儿一定要好好吃饭,保重身体。

    即使日子过得清贫,一家人却也生活得十分满足与和睦,爷爷奶奶更是将旷玲视作为掌上明珠,几乎所有吃得穿得都紧着旷玲用。就这样,在家人的呵护之下,旷玲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内江师范学院。

    和很多小朋友的经历一样,旷玲在小的时候也经常听到别人开玩笑,说自己是捡来的孩子。旷玲还记得,她当时听到邻居对自己说这句话后,便哭着回家找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听完后十分生气地说道,外面的人都在乱说,我家的宝贝孙女可不是捡来的。对于爷爷奶奶说的话,旷玲深信不疑,后来再有人与她开这样的玩笑,旷玲则嗤之以鼻的当没听到。

    春节期间,这一年旷玲正值大三,腊月28,父亲像往年一样从成都返乡过年,奶奶早早地做好了一桌子的菜,庆祝这一年一次的全家大团圆。旷玲也跟着父亲忙上忙下地收拾家里的里里外外,为了迎接春节做打算。

    那天,细心的旷玲突然发现父亲有些不对劲,不仅上楼喘的厉害,脸和眼睛也都肿的十分厉害。这让她心疼极了。她深知,这么多年来父亲一直独自在外打拼,每周的电话从来是报喜不报忧,即使自己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也总是一声不吭的扛着,从来不告诉家里人。看着父亲憔悴的脸庞,旷玲心里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

    2月10号,在旷玲的再三坚持之下,父亲终于答应一起去医院看看。于是,心急如焚的旷玲带着父亲来到了省人民医院,令旷玲万万没想到的是,父亲患了绝症,慢性肾衰竭晚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尿毒症。尿毒症主要是由患者的肾衰竭而引起的,患上尿毒症以后,患者不仅会出现肠胃方面的问题,甚至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造成心率衰竭,心肌梗死等后果,几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当时,旷玲的父亲已经是尿毒症晚期,如果不及时换肾,生命只能用天来计算。拿到检查结果后的旷玲蹲在医院走廊里哭了好久,旷玲不知道该怎么接受这个事实,也不敢去想象失去父亲的后果。那天晚上,旷玲一边哭一边在网上查阅尿毒症的治疗办法,后来旷玲在网上了解到,肾移植中亲属配对的成功率最高。父亲没有兄弟姐妹,而奶奶年纪也大了,如今救助父亲唯一的希望便是旷玲。

    在父亲开始住院治疗的前几天,旷玲便向父亲表达了自己想要为他捐肾的这个想法。在听到旷玲的这个想法后,旷玲的父亲以她还年轻,这样做会影响她今后的身体健康为由拒绝了,并且任旷玲如何说都不为所动,坚决的说不行。旷玲见父亲这边说不动,便拨通了远在遂宁老家的奶奶的电话。刚开始奶奶听后也是立刻拒绝,可是旷玲依旧哭着求奶奶支持:奶奶,我不想你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也不想失去我的爸爸呀。电话那头的奶奶沉默了好久,然后叹气说道:我们本来是不打算告诉你的,其实你是你爸爸抱养回来的孩子。听到这番话后,旷玲当场便懵了,她万万没想到小时候邻居说的流言竟成了真。

    时间回到1991年,那一年,旷玲的父亲唯一的弟弟因病去世。也许是想为家里再添点生机,也许是想转移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奶奶的注意力,旷玲的父亲便与奶奶商议道,打算抱养一个女儿。在当时那个年代的农村里,重男轻女是常有的现象,经常有人家因为女儿生得多便弃养,于是1992年的一天,经人介绍,旷玲的父亲从其他乡镇抱回来了一位9个月大的弃婴。也就是后来的旷玲。

    为了给旷玲一个正常的家庭生活环境,这么多年来,旷玲的父亲一家人都对这个秘密守口如瓶,甚至还特意地跟身边的朋友亲戚与邻居打招呼,希望他们万万不要说漏了嘴。旷玲的父亲说,之所以会如此费尽心思的瞒着她,不是害怕旷玲会回去找亲生父母,而是怕旷玲知道自己是被遗弃的后会伤心过度,造成心理阴影。

    就这样,二十多年来,旷玲的父亲一直把她当做亲生女儿一般抚养,而爷爷奶奶也将旷玲当做亲生孙女一样,悉心的将她呵护成人。他们之间的感情早已经超越了亲情,变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

    还记得旷玲在读大学的时候,旷玲的父亲在成都的一家餐馆打杂,当时旷玲的父亲一个月的工资也仅有1800块。但即使如此,旷玲的父亲每个月都寄给女儿1500,只留给自己300块生活。用旷玲父亲的话来说:我年纪大了,花不了什么钱,但女儿正值爱美的年纪,我希望她能够在学校里吃的好点,穿好点。

    而令旷玲的父亲欣慰的是,女儿平常也是十分乖巧懂事,从不乱花钱,总是小心翼翼地将钱攒下来,然后带回去给奶奶。如今,维护了二十多年的这个秘密被揭开,旷玲的父亲心中有些释然,这么多年女儿的孝顺他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如今无论女儿作何抉择,他都不怪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