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些天云乐市连续下了几天的暴雨,今天才见到阳光,可是天气预报说虽然降雨云团已减弱,但是预计未来3小时东仓码头那边仍会出现阵雨,海面上可能还会有雷电活动,伴有短时强降雨或大风。

    出口菲律宾的大米搁浅,柬埔寨的玉米也不能如期交付,都拜这些“鬼”天气所致,这不仅令谷波犯愁,更让秦莲担忧。

    柬埔寨接驳方子航公司已经计划取消合同,秦莲早上接到子航公司老板谭总的电话后,使出浑身解数,苦口婆心的承诺下才暂时说服谭总保持合作。

    与谭总通话结束后,她马上就拨通谷波的电话,安排他去一趟柬埔寨接洽转运事宜。

    而谷波今天还有几单国内的业务要洽谈,早上接到秦姐的临时安排,他打电话给办公室小吴,叫她取消了他上午的行程。

    仅保留下午的两个活动:

    15:00--16:30,云乐市召开的外贸业务对接会;

    17:00--,跨境电商展会。

    上午,他来到公司处理完手头比较紧急的事务,之后就赶回家里收拾了几件衣服,计划展会结束后立马就起程前往柬埔寨。

    中午,小吴已经替他买好了晚上八点的机票。

    下午,他如期来到了商务局。

    以往,商务局每年都会在五月中旬举办一场对接会,可是今年遇到许多突发的事情,推迟到了十一月份才召开。

    谷波已经连续两年参加这个会议,增长了不少见识。

    当年,冉元荣还在时,他就非常重视这个会议,从来都不会缺席,那些年虽然谷波也常跟在他的身边,但是都只能作为他的司机,从来都没有机会走进过会议室。

    冉元荣离开后,秦莲接班参会,后面她实在分不开身了,就都让谷波来参加,包括云乐市组织的许多外贸展会,都交给谷波参与。

    关于外贸对接会,前些年冉家企业势头正猛,冉元荣每年都作为企业代表发表讲话,分享外贸经验,与会的50多家外贸企业老总都得“臣服”,对冉家赞誉不绝。

    然而,冉元荣走后,冉家企业经历了许许多多风风雨雨,这大家也都是知道的,企业不得已裁员,关闭分部,气势大不如从前。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莲才没有底气再参加这个活动,而谷波自然也明白冉家的处境,每每他总是坐在最不显眼的角落里。

    但是,他秉承元荣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并努力融进会议中,纵然往日辉煌已不再,也没有令他退缩自弃。

    企业的发展除了靠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更多政策的扶持,才能持续稳定的“走出去”,外贸专业出身的他深谙经营之道,加上这几年得到冉家的“洗礼”,让他逐渐露出生意“锋芒”。

    不过,他很低调,至始至终只想着为冉家服务,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尽快恢复冉家企业在云乐市的“领跑者”的地位,这也是秦莲寄托给他的厚望。

    会议结束后,按照往常的习惯,同行们都会留下来半个小时左右,互相交流经验,但是这次他需要赶去参加展会。

    很匆忙,他选择退场。

    谈到跨境展会,冉元荣反而不太重视这类活动,他觉得这些展会只是中小企业的平台,冉家企业有着自己的销售渠道,不需要在这些地方浪费精力。

    “功夫要用在刀刃上。”这是冉元荣在会议上的口头禅,谷波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确实,冉家在海外凭着良好的信誉和庞大的客户群体,每年都会有许多企业主动上门谈合作。

    那段辉煌的时代,只属于冉家。

    冉元荣常私下以豪言侧面激励员工,他说:主动权已牢牢把握在他的手中。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冉家最终败给了那场意外。

    原本如果冉元空努力,他早就可以捧起父亲的接力棒,可惜他颓落了。

    谷波认为冉家的频临没落归根结底就是这个接力棒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

    秦莲把重任交给他之后,他决定重头开始,内销和外销结合,“重外不轻内”的理念在他的脑海里渐渐成型,并赋予公司很大的潜力。

    他曾经花了许多时间去揣摩、研究冉元荣的“生意经”,细致地分析他的成功和失败,“取之精华”,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外贸法则。

    展会还未结束,他就提前离场。

    驱车赶回公司的路上,他才想起自己忘记了和梓丽说明,于是急忙拨通她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