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走,跟娘回去!”郑氏也不解释,上前拉住婉儿的手,转身就走。

    “娘,你怎么了,月儿妹妹!”婉儿一边挣扎着,一边扭头呼喊着李令月。

    从崔待诏出现的那一刻,李令月便知定然有事发生,她笑着朝婉儿大声劝道:

    “婉儿姐,你先回去,过两天我再来看你!”

    “你确定?”

    “确定!”

    等郑氏母子离开不远,李令月这才问道:“崔姨,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亲自来掖庭宫!”

    崔待诏的脸色有些难看,她呼出一口气,喃喃地说道:

    “公主!东都传来急报,老夫人……仙逝了!”

    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得李令月目瞪口呆,她一把抓住崔待诏的手:

    “你是说,我外祖母她……”

    崔待诏使劲的点头,“是的!公主!娘娘惊闻悲讯,推掉早朝,把自己关在灵堂里,到现在滴水未进,婢臣这才来请公主回去!”

    李令月听得悲伤不已,想到与外祖母相处的点点滴滴,更是潸然泪下,透骨酸心。

    从她出生开始,那位慈祥和蔼的外祖母,便把她视作瑰宝一般宠上了天,但凡她有任何需求,老太太无不满足,以致于童年时期,她常住在外祖母家,祖孙俩曾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如今亲人离世,又怎不令她伤心呢。

    当李令月焦急的赶到含凉殿时,除了病重的太子,其他三个哥哥均已候在门外。

    见到小妹出现,三个哥哥纷纷上前打招呼。

    李令月眼眶泛红,对李贤问道:“二哥,你们怎么不进去?”

    李贤摇头叹道:“父皇正在里面劝慰母后,我等不便进入,只能守在外面等待消息。”

    “小妹,你来的正好!”李显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连声说道:“母后一向宠你,只要你好生劝劝她,她定会听你的!”

    李旦立刻附和道:“正是!有小妹在,我们就不进去了!”

    说话间,含凉殿的大门被打开,李治一脸阴沉地走了出来。

    李令月快步迎上前去,关切地问道:“阿耶,阿母现在如何?”

    李治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颇为无奈地说道:“朕费尽唇舌,好言安抚,可你娘那性子……朕也被赶出来了!哎!”

    李令月想了想,对李治等人说道:“阿耶,三位哥哥,你们留在这儿也无济于事,不若先行回去,这里交给我便是!”

    李治点点头,嘱咐道:“月儿啊,告诉你娘,人死不能复生,叮嘱她吃点东西,保重身子要紧!”

    李令月委身一礼:“阿耶放心,女儿省得!”

    等李治和三个哥哥走后,李令月走到膳食局的女官那儿,从其中一个女官手里,接过一个盛有白粥的托盘。

    “这里没什么事了,你们都下去吧!”

    “是!公主!”众人纷纷退去。

    李令月端着白粥,独自进到殿内,崔待诏合上殿门,守在外面。

    转过屏风,李令月来的一侧的偏殿,里面被临时布置成灵堂,白帆高挂,烛火闪烁,杨氏的牌位摆放在供桌上,在下首的一方,武后一袭白衣,跪在蒲团上,手里拨动着佛珠,正在为亡母诵念经文。

    李令月将托盘放到一边,提着一个蒲团来到武后身旁,然后恭敬地跪了下去,从怀里拿出那串外祖母曾赠与她的念珠,同武后一道,一起为外祖母念经超度。

    作为武后的女儿,李令月深知这个阿娘正处在悲痛之中,无论说再多的软话也无济于事,因此,她现在唯一能做的,是不去打扰,而是默默地陪在她身边。

    母女俩一跪就是几个时辰,李令月实在担心武后的身体,终是开口劝道:

    “阿娘,您别在折磨自己了,外祖母在天之灵,看到你这般样子,叫她如何走得安心!”

    武后像是没听见一般,手指拨动着念珠,机械式的重复着诵经的动作。

    “阿娘!”

    李令月晃了晃武后的肩膀,然后一把夺过她手中的念珠,尝试着让她停下来。

    武后见念珠被抢去,想也不想,毫不客气的给了李令月一耳光。

    这一巴掌打下去,母女俩相对而视,总算停止了诵经。

    武后的嘴唇颤抖,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手指轻轻地抚摸李令月的脸颊,哽咽地说道:

    “月儿,我……我阿娘没了,我好难过……好孤独!”

    “阿娘!!”

    李令月鼻子一酸,一头扎进武后的怀里,母女俩紧紧地抱在一起,放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