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居胥阁内,孙权同乔玮说起贺齐这个名字来,乔玮也不由得感慨,“鲁先生知人之能,更胜众人。”

    贺齐这个名字在三国的众名将之中其实并不响亮,但论实际战绩和对江东基业的贡献,其实并不输给任何一个人。

    贺齐本是会稽山阴人,早年曾任郡吏,后来还曾代理过剡县长。在任期间,当时县吏斯从轻薄放荡、为非作歹,贺齐想惩治他,但县主簿劝他说:“斯从乃是郯县豪门大族,山越人都附从他,您今天惩治了他,明天贼寇就会前来进犯。”

    贺齐闻言大怒,当即就斩杀了斯从。斯从族人党羽便相互纠集联合,聚众千余人,举兵进攻县城。贺齐率领官吏百姓,打开城门发起突然进击,大获全胜,由此威震山越。

    此战之后,贺齐还有多次镇压山越叛乱之战绩,数次平定治下山越反叛。

    就是在孙策兵盛之时,山越之人也无所畏惧,但唯独惧怕贺齐的威名,一听说贺齐领兵剿杀,都吓得不敢多做抵抗,直接率众出来投降。

    孙策有“居会稽,屠东治”的成就,可以说百分之八十靠的是手下有贺齐为战。

    说起来贺齐也是个奇人,孙策常牵动其官职,往往就是哪里山越动乱严重,就派贺齐去哪里镇压。

    虽然这样的调动很心酸,但也从侧面看出贺齐的能力不凡。

    数日之后,贺齐来见孙权,孙权也不多加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地问贺齐关于对付山越扰动的办法。

    “君侯既然如此问,想来也清楚,从前吴侯还在的时候,所用之力皆是镇压为主。这样之法固然短期之内有效,但于长久之策来看,并不能解决山越之难。

    以臣之愚见,当改镇压之策为镇抚之策。以怀柔招抚为主,镇压为辅。一则,江东兵力虽然充足,但长久为战,依旧会造成土地荒芜无人耕种之局面,若能招抚山越之兵马以充军用,可减少各郡县之内招兵之数,多留农耕之用,才是长久之计。

    二则,山越之兵要剿杀其实并不难,各山越宗帅之间也并非一心,有州郡之兵马威胁当前,他们自然是齐心先抗府衙之兵。但外力之威胁一旦解除,他们彼此之间的矛盾内斗也不少见。就如当年商升之事,他手下张雅、詹强、何雄也是暗中彼此争权,各自拥兵以图谋对方。臣不过驻军休息月余,派人前往散布流言,他们便各自为营,互相消耗,以至于被臣歼灭而不得不率众投降。

    三则,山越之所以反复而立,并非只有山林之功,更重要的是,各地郡县之中,多有豪强与之勾结,为其提供兵粮消息,彼此互通有无。

    若君侯不能扫除那些心存异志的豪强,山越便如疥疮,后患无穷。”

    贺齐的话犹如一颗巨石滚落入湖中一般,在孙权的心里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

    贺齐不愧是山越宗帅的头号劲敌,对山越之事的了解和见解的确十分透彻,所指症结也是一针见血。

    的确,山越反复难清,背后绝不是只有山越宗帅这么简单。山越和豪强勾结也就罢了,贺齐没有说完的话是,其中也少不了世家的暗中纵容。

    “那若是将镇抚山越之事,全权交给卿来主持,卿可能为孤担此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