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又到赶集日,我和我爸一起去镇上的农贸市场卖面条。

    我们家的小店离农贸市场大概有2公里,我们一起推着小推车,装满了一车干面条和湿面条以及包面皮,由于要走一个长下坡和一个长长的上坡,其费劲程度较高,尤其是下坡。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下坡是最容易的,毕竟车子在惯性的推动下也会前进啊,结果没想到啊,下坡必须人工刹车,前面顶住,后面拉住,相当不容易,稍不留神车子就易冲出去造成车毁货损。

    但这并不是想说明上坡太简单,上坡的压力则主要体现在体力上,需要全力以赴地推着走。当然,这一番操作下来,身上的羽绒服已经不像刚起床那般温暖可爱了,此时我只嫌它太热了,头发上也了汗水的痕迹。

    这段时间,离过年越来越近了,在外的人已经陆陆续续地往家里走了,大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都一批批地回到了这个地方。年关更近的时候,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会一批批地回来。故而镇上赶集的人也比平时多,连农贸市场的位置都显得特别紧张,各种卖菜的摊位都被占满了,还有一些摊主直接将三轮车、四轮货车都直接在公路边停下来,铺上一张布再摆上货就开卖,还有一些直接将车厢作为铺面就营业了,好不热闹。

    正是赶上好时段,家里的面条生意挺不错的,我和父亲卖面条的一上午,都是忙碌的,而父亲很明显,他很高兴。我记得父亲说过,冬天面坊的营利,首要支付的就是我的学费和生活费,我自然也是很努力的吆喝着。

    但是在嘈杂的叫卖声中,声音太小,不过也不太影响销售,当忙起来的时候,基本上不用说太多,我家的面条为了方便销售,一般都按照10块钱一捆,非常好算账,也基本不用太多找零的;只有像包面皮这样的,客户会根据需要选择,不过像赶集这样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都将它们包成了2块钱一包,分别称重后包装了,也不会太多的计算找零,真正省心呀。

    其实一上午真的过得很快,不到12点我和父亲就已经完成了今天的销售任务,还有几位来得较晚的阿姨需要面条,但摊位上已经没有货了,我便解释到:“嬢嬢们好,今天上午我们已经结束了,不过若有需要也可以去家里拿也是一样的哈。若是场镇上的,留下电话,下午我挨个送去就好了嘛,没必要亲自来的呢。”

    当然,这也是我家面条受欢迎的原因,我们总是会趁平时休息的时候,把可以送上门的货给送了,而且像面条这样子价值量不高的东西,也很少有欠款,倒也是门不错的生意。

    回到家,来家里帮忙的奶奶已经做了午饭,妈妈忙到13点才结束,所以我们也都是下午开始,才围坐在位置上享受美食,奶奶还做了我妈最喜爱的粉蒸肉,当然也还有面条、馒头,还煮了冬天最流行的秋收的南瓜、干豇豆煮排骨,可谓丰盛。

    午饭后,奶奶和爷爷又回老家去了,他们一辈子最舍不得的,除了孩子,大概就是那个还在村里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