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北风吹起,雪花飞舞满地伤。英雄离家血汗,洒满边疆。

    茫茫荒野,广袤大地上,无人知晓的故事,埋葬了多少梦想。

    一捧灰在手,回家给爹娘,如何抚平他们心中的悲伤?

    岁月悠长,江山欲无恙,需要志士为国守四方。

    【战争尾声】

    独狼悲痛万分的跪在赵义的遗体前,久久不动仿如雕塑一尊。西下的阳光照在身上,打铁的军装放射出金色的光芒。

    南北两路援军同时寻迹而至,本应该挂于脸上的胜利喜悦,随着赵义牺牲的噩耗一扫而去。战场要打扫,遗体需运离,但是众人都深陷悲痛难以挪步。

    突然,文霸站了出来催促道:“都别在这伤心了!快点,太阳快落山了,咱们赶紧把这边的事整完。再不好受,也总不能让他在这躺一宿吧。”

    之后,众人合力安顿好一切,并把赵义的遗体运离了这片荒芜的野地。

    ——

    随着赵义的牺牲,战争彻底结束了。叛军被全数歼灭,所有主谋及幕后指使者被就地正法。然而,这看似胜利的背后,实则却是一堆血淋淋的数字。每个血淋淋的数字下,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

    这场战争,是内战。不论哪一方输赢,消耗的都是东北四省和华北五省的民脂民膏,消耗的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钱、粮、工业和人力,全国百姓数月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且最后得到的只有一个空虚的意义,一无所获是这场战争的本质。

    如此这般结果,这场内战的意义是什么?让广大百姓累死拼活,却换不来应有的成果,这内战的正义性又在那里?

    斗争目的不纯,战火性质不清,也难怪有人会因此迷茫。

    细细梳理下来,这种内战仅仅是为国家徒增伤疤而已。本应守土保国的军人,却生怕这个孱弱病危国家的死不掉,所以便在其背后又捅了一刀。故而,参与这种战争不论立场如何,都注定是国家民族的罪人。

    此战结束后两天,在逐寇兵团的集结地里,孙晓天悲痛的感慨道:“我们的这场战争,和当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如出一辙,虽然尽可能控制住了事态的发展,使得波及范围不大,但是意义都差不多。家乡老一辈的人跟我提起过,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波及范围近乎半幅华夏版图,江浙一带全县死绝的现象那是司空见惯。纵观全国的话,说这场运动害死了一万万人我都不觉得夸张。老幼妇孺,都没有幸免,实在是一场恐怖的灾难。”

    陈啸志黯然坦言道:“这还只是太平天国一场运动,自洋人用大舰巨炮敲开我华夏国门以来,同样的战争爆发了多少场?这有个准数吗?”

    孙晓天绝望的说:“数不过来,太多了……而且现在还在发生,以后还会有!”

    “我们没有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更没有活在一个不战乱的国家。连年内战造成的国力空耗,让我们整个民族脆弱不堪。如果洋人趁这个机会再打进来,我们很可能就会像美国的印第安人一样濒临灭种啊。”

    “快别说了,越说越让人上火。”

    “但是,内战正邪与否,不能按照对外战争的标准来论。有压迫就必然有反抗,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很多王朝都是因此建立起来的。官府不仁,民不聊生,那内战就是必然结果。这种内战,当年法国有个叫‘巴黎公社’的运动最能说明其性质,这叫民族解放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你不能说它是不正义的。”

    孙晓天苦笑了一下道:“人家那是民族解放运动,可以算是正义的。可是咱们呢?内战算什么?一场接一场有什么正义可言?”

    陈啸志提醒道:“你知道自己的立场,那就是我们的正义之本啊。”

    “你少忽悠我了,打了这么多仗,我能不知道吗?个人立场决定不了一场战争的本质!”

    “咱们这场战争你得从两个角度去看,从表面上看这跟普通的军阀内战没区别,是不正义的战争。但是往深层去看,咱们的立场是不想打这场仗的,咱们只是想老老实实的尽自己身为军人的本分,可惜却遭到了压迫。有压迫就有反抗,所以就有了这场战争说白了,这也是一种民族解放运动,是务实派对混世派的反抗,这怎么能说是不正义呢?”

    “可是,人们只关心表面上的事。在全国百姓眼里,咱们就是利益分配不均,故而同室操戈。那些文人墨客再添油加醋改编一下,那就是两边其实豺狼虎豹蛇鼠一窝。”

    “的确是那回事,但是就算这样,我们也不能动摇自己的立场,使命至上!连年的战乱,迟早会酝酿出规模空前的民族解放运动,到时候那些军阀头目自然都将受到应有的惩处。可是在这期间,我们要保证国土的安全,不给洋人武装介入进而分割领土的机会!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干的伟大事业。”

    “我相信你,愿意为此奋斗一辈子。出发点有了,哪怕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也无怨无悔”

    “谢谢你的支持,孙晓天班长。”

    【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