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920年10月3日,傍晚——民兵38团原住地】

    夕阳西落,大地万物都被蒙上了一层橘红色。驱逐骑兵们聚在宽广的操练场上,进行着战前的最后整备工作。

    此时此刻,关于“红翼行动”的一切突发情况解决预案都已安排妥当。就常理来讲,这已经是一次准备相当充分的作战行动,绝不可能出现任何问题。

    马伟龙、崔长生对各自的英七七步枪好好保养了一遍。为了支持他们,来自虎骑的战士们为他们每人都凑了三个填满子弹的英七七步枪的弹匣,另有盒子炮枪弹30发。

    马伟龙仔细擦拭着自己的单筒望远镜,随后用包装桶将其小心的装了起来。

    韩裕看到马伟龙如此行为,忍不住提醒道:“长良排长带着最好的望远镜呢,你这个……就不用带了吧。”说罢,他开始摆弄自己的花机关。

    马伟龙笑了笑,极为得意的说:“我之所以能成为驱逐骑兵里侦查最强,凭的就是这个。要是不带它,恐怕就吃不上饭喽。”

    “得了吧你,至于嘛。”

    崔长生附和道:“伟龙吧,这是在侦查科目毕业后就养成的习惯。只要出战,武器跟望远镜就一样不能少,否则就浑身不舒服。”

    “哪都有你。”马伟龙颇为羞愧的斥责道。

    韩裕十分认真的清点着各式各样的信号工具,随后将他们一一装入背包里。

    马伟龙见此,也忍不住提醒道:“发信号的东西你带这么多?要是李靖宇的话,顶多就带个信号旗和手电筒。”

    韩裕一听,当即用最理智气壮的口气,说出了一句最怂的话:“我跟李靖宇能比嘛,人家可是通讯科目的学霸,玩战场通讯我在他面前就是个弟弟。”

    “你还挺谦虚。”

    “额……。”崔长生不禁一愣,冥冥中感觉到这俩人在互相挖苦。他来回打量着二人,好奇的问了一句:“你俩,,莫非有仇?”

    二人当场矢口否认。异口同声的说:“没有,没有,我俩关系老铁了。”

    “没仇在这一个劲的互相揭短?”

    二人哑口无言,沉默了好一会。突然,张长良插入话题,催促道:“来呀,你俩继续互相伤害呀。最好打起来,打死一个少俩,我还正等着看好戏呢。”

    马、韩、崔三人颇为鄙夷的看向张长良,异口同声的感叹道:“草,这还有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张长良没有搭理他们。最先整备完的他,有条不紊的收起自己的信号枪,提起花机关向集结地走去。

    ——

    全军整备完毕后,驱逐骑兵们以侦查、支援、机动、辅助、主力五个单位分别集结。战士们整齐列队,依次报数确认无人缺席后,齐刷刷的坐在了地上。之后,各部领队走上台前,照着一张临时编好的草稿,开始宣读各部队的“动员令”。尽管这份军令是临时编写,多少有一些粗制滥造,不过得益于各领队文化修养较高,加之内容结合了实际现状,致使其非常深入人心。

    动员令宣读完毕后,各部队开始按照计划行动了起来。

    【10月3日7:00,镇龙岭】

    夜幕落下,半轮明月悬于天上。四处虫声阵阵,时刻不得消停,让人难以静眠。漫山松木高耸挺拔,有如利剑直插星空。此地名为镇龙岭,是横尸山山区中地形最为复杂地方,因在此稍有犯险便丧命的旅人众多,故而得名。——正因为它的这些特性,在甲午战争后,这里便一直是驱逐骑兵的训练场。

    险峻崎岖的山路上,四辆卡车正以纵队缓速行进着。为避免暴露行踪,它们一律都不开车灯,尾部挡板也漆成白色以方便识别,独狼下达了死命令“不论任何情况都严禁超车”。路上,早在行动之前,一支侦查部队就已经探明了路况,并在危险的地点竖起了白色标志以示警。

    车队沿道路来到了一处树稀草深、坡缓无险的山包下。随后停车,侦查部队的战士们陆续从车厢里跳出。

    马伟龙跟着下车的战士们来到车尾,见尾座程光正据枪警戒着车外。他旋即拍了一下程光的肩膀,邀请说:“要不要陪我们一起去玩玩?”

    程光噗嗤一笑反问道:“搞我玩有意思嘛,你个没正行的。”

    独狼不耐烦的催促道:“别扯闲的,快下!”

    “哦,遵命。”马伟龙毕恭毕敬的跳下了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