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竹子你们都当柴烧啊?没做点有用的东西吗?”冷霜觉得这么大片竹林做点竹编制品多好啊。

    “那东西太锋利了,劈开还容易割手。有人做过扁担,棍子之类的。做棍子都嫌弃太粗,只能当柴烧了。”

    “怪不得,原来这边还没人会弄啊。你看看这帷帽,就是用竹子做的。”冷霜把帷帽递过去给李婶。

    冷书君看了看冷霜手上的帷帽,还把自己的帷帽拿了下来,看了看。

    “这竹子这么硬,是如何能做成帷帽这样的?”冷书君看着眼前的竹子,又看看帷帽。

    “这当然是需要编织技术的呀。”

    李婶眼睛亮了起来:“小姐,你的意思是你会编织帷帽啊?”

    “呃,我之前认识一个人会这门手艺。要不李婶,你去我房间里拿一个手臂长的箱子,那里面有工具,咱们可以弄些竹子回家。”

    “哎,好的,我现在就回去。”李婶一听是赚钱的手艺立马来精神了。

    竹编工艺是华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她的确是审核过很多竹编的视频,可是一时间细节不太想得起来。

    “你们哪有会这门手艺的人?你们醉星楼的人不也是从小就被卖进去了吗?那她得多小就学会了这门手艺啊?”冷书君可不太相信。

    “是会这门手艺的下人。”冷霜好烦,圆谎真难。

    “有这门手艺还需要做下人?”冷书君感觉不太可能。

    “在醉星楼做下人收入稳定,待遇也好啊,总比走街串巷,风吹日晒要好吧。再说了,她平时编着玩,兴趣爱好而已。”

    “可是卖这个东西收入不低呢,我在醉星楼这么久,我认识这个人?谁啊?”

    “不认识,已经离开追星楼了。”

    “那你还说醉星楼好呢?这么好,人怎么走了?”

    “我哪知道别人的想法?”冷霜快哭了。

    “小姐,箱子拿来了。”李婶用一个扁担把箱子挑过来了。

    “哎,好好好。”救星终于来了,冷霜忙应道。

    冷霜打开工具箱,拿出了一把锯子。这是她在京城等李婶的时候特地去铁匠铺打造的,还配了很多块锯片。

    “这是干嘛的啊?”冷书君问。

    “马上你就知道了。”冷霜说。

    冷霜蹲下,一手扶着竹子,一手拉锯。

    那嘈杂的拉锯声让冷书君捂起了耳朵,而李婶则瞪大眼睛。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工具,也没用过,感觉很新奇。

    三五分钟后,一根约十米长,小腿粗的竹子就被平整地锯了下来。

    哗啦,竹子倒了。

    “小姐你真厉害!这么大一根竹子就这样切下来了。”

    “不是切,是锯。”冷霜纠正道。

    “哦,对对对,是锯。”李婶附和。

    “那现在干嘛呀?”冷书君感觉自己有些多余,光晒太阳了。

    “咱俩扛竹子回家,李婶挑箱子。”

    分工好之后,冷霜和冷书君两人开始扛竹子,一开始还没什么,走了大约一公里之后,开始吃不消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哥,哥,停一下,太重了。我得歇歇。”冷霜看看自己发红酸麻的手,使劲地甩了甩。。

    冷书君也累得气喘吁吁,冷霜放下竹子后,他也放下了,还擦了擦额头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