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所以无论在京还是在地方,你都要抽出空来研究脑海里那些想法。研究明白后想法写出来,印成书传播出去。”

    听到这王夫之的脸微微僵了一下,“学生...怕因言获罪。”

    “放心吧,”崇祯又给王夫之吃了一颗定心丸,“无论你说了什么,写了什么,朕都不会降罪。防民之口不如防川,川拥而溃,伤人最甚。”

    “多谢陛下恩典。”

    送走王夫之后,崇祯又让人将黄宗羲召至近前。

    虽然说的话不一样,但道理大致相同。

    临走前,他问黄宗羲:“朕听闻你与顾炎武是好友?”

    “会陛下,是。”

    “回去转告他,就说朕知道他,希望他尽快考中进士入朝为官。”

    “学生一定转告。”

    目送着黄宗羲离开后,崇祯也站起身往乾清宫走。

    他并不指望王夫之和黄宗羲成为王守仁那样的圣人,他们大概率也成不了。

    圣人如果能人为打造的话,孔庙早就装不下了。

    (古代有先贤大儒从祀孔庙的传统,至满清亡国时从祀孔庙的有一百七十二人。)

    但是他能让这些人快速出名,从而达到传播思想学问的目的。

    他们的思想传播的越久,百姓们接受程度越高,民智也会慢慢开启。

    等万民开智之时,便是大明真正崛起之日。

    琼林宴结束后的第八天午后,范景文在乾清宫外求见。

    崇祯正在午睡,他用冷水洗了把脸后来到前殿。

    范景文站在原地虽然面无表情,但是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范尚书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崇祯问。

    “陛下,两件大事!”范景文从袖子里抽出两封公文递给旁边的王承恩。

    崇祯从王承恩手里接过公文后打开翻看。

    范景文则站在原地口述总结:“陛下,李阁老赈灾追缴赋税的钦差队伍已经离开南直隶抵达了浙江。”

    “他们刚达到浙江地界,便接到了南京吏部侍郎黄道周送来的密信。他在信中说郑芝龙私通建奴,不但通过海运卖给他们粮食,还卖棉花,铁器和火药。”

    崇祯皱着眉站了起来,“消息属实吗?”

    “黄道周是福建人,消息是他同乡告诉他的。为了辨别消息真伪,他派人暗地里查了查,确实查出了问题。”范景文说话的同时眉头也皱了起来。

    崇祯倒背着手站在原地想了想,开口问道:“太子和南京朝廷知道此事吗?”

    “应该已经知道了,这封公文上有太子印绶。”

    崇祯咬着牙右手握拳对着桌子狠狠地捶了一下:“哎!该管的事不管,不该管的事乱管!”

    他早就通过锦衣卫得知了郑芝龙私通建奴的事,为了大局的稳定暂时没有处理。

    本想在剿灭李自成等内部敌人后再着手解决此事,没想到提前被南京朝廷捅了出来。

    南京这些人看似干了一件好事,实则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