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古人早就观察出重力这个现象了,但也仅仅是观察现象记录下来,并未探索其中奥秘。

    崇祯要改变这个局面。

    看着一脸困惑的方以智,崇祯笑了:“方以智,朕当着群臣的面许下诺言,只要你能把向地的力从何而来弄清楚,朕就赏你万两白银。”

    “除了方以智,所有人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只要能得出说服朕的答案,朕便赏他万两白银。”

    在场的官员、匠人们纷纷瞪大了眼睛。

    万两白银绝对是一笔巨款,如果能得到这笔钱,整个家族都将翻身农民做主人。

    “陛下此话当真?”焦勖带头问道。

    “当真,如果诸位不信,朕会在崇祯十七年邸报上刊登此事。”

    “都别围着了,快回去想答案去!”范景文对着众人招呼一声。

    工部官员匠人们不约而同的躬身施礼,然后忙不迭的转身离去。

    更有甚者直接掏出纸张开始将心中所想记下来。

    方以智并未离开,他低着头站在崇祯身前有些羞愧。

    崇祯并未怪罪他。

    方以智自幼秉承家学,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能有现在的学识已非易事。

    “方以智。”崇祯开口道。

    “臣在。”

    “朕听说你师从王宣,他有一本书名曰《物理学》?”

    “是陛下。”方以智老老实实回答。

    王宣是江西金溪人,既是物理大家,也是方以智的老师。他的着作《物理学》对方以智影响很大,以至于方以智后来的《物理小识》“借鉴”了很多《物理学》的知识。

    “多学,多思,多写!”崇祯说出这三个字后转身离去。

    在离开工部前,范景文悄悄凑了上来:“陛下,臣有一事相告。”

    “钱的事就别提了,朕知道你们工部是花钱的衙门,官员们有点灰色收入很正常。”崇祯语气平淡,表情却十分严肃。

    回扣这东西是没法避免的。

    崇祯和锦衣卫不可能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这里。

    长期靠制度,短期只能靠官员们自律和范景文的监督。

    “回陛下,不是钱的事,事关自行火船上的蒸汽机。”

    “有眉目了?”崇祯大喜过望。

    范景文一脸羞愧:“陛下高兴早了,臣的意思不是有眉目了,而是遇到麻烦了。”

    “慢慢讲,什么麻烦?”

    范景文顿了顿,将制造蒸汽机过程中遇到的麻烦一一说出。

    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铸造问题。

    之前一直用泥模铸铁,铸造出来的铁件表面凹凸不平,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打磨抛光。

    第二个问题是铸造件强度不够,屡屡断裂导致进度缓慢。

    甚至有时候会让蒸汽机受损,无奈之下只能推翻重做。

    还有气密性,压力过大时泄压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工部虽然有能人,但那些人不是万能的。

    处理这些问题需要方案,需要钱,更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