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铉影阁众人疑虑无比的眼神中,杀到手软且已十分疲倦的张若卿在走出楼梯口后,便是毫无惧色,转身径直向楼外走了去。

    并没有伸手要拔兵器的动作,而楼外的众人也并没有再防备她…

    眼下楼里究竟是怎样情况,或许也已再明显不过了。

    “…子显啊。”

    边拖着趔趄的步子,张若卿边开口解释道,“当初…在俞岭关处放你逃进炎国,好巧不巧…你居然辗转进了铉影阁!呵呵,既如此,那你…该是早已知晓我的身份了吧?”

    “是。”

    子显神情凝重,开口应说。

    ……

    张若卿,黎孝王昌燕十四年生,渊国新梁人。

    祖上世代公卿,在其出生时,其父“张表”已是新梁朝堂上的大司士,与彼时位列司马的郤泰同朝为官、平起平坐,甚至名望还在郤泰之上…

    那时还没有瑶光楼,甚至都还没有铉影阁,就连归盈与沈煦、都还只是素未相识的孩童。

    但郤泰为了今朝的元帅之位,却已是“努力”多年了。

    从亲手,到雇佣门客杀手,到委托瑶光楼…这几十年来,是制造并除掉了许多政敌,才有的今天。

    而司士张表一家,便在其中。

    在郤泰的步步高升与对渊国朝权的蚕食中,始终洁身自好、为国尽忠、并因刚正不阿而享有大权、高位与名望的张司士,终于成为了“郤元帅”的障碍之一。

    黎孝王廿二年,震荡天下的“五国攻宣大战”爆发了。

    在这场大战中,起初渊国并未参战,正因张司士是态度坚决的反战派,直到风波最终平息都尚未更改的态度,也让他与掌军的郤泰产生愈发不可调和的矛盾,直至最终,是彻底走向了决裂…

    两大权臣间不和,很快成了新梁城上下公开的秘密。

    于是,郤泰开始明里暗里,对张氏展开了各式样政治斗争的攻势,逐渐的在数年时间里,成功将不够圆滑的张司士各方权势与名望都不断削弱了下去。

    终于在五年后,即黎孝王廿七年,时机成熟、万事俱备:

    刚成立不久的瑶光楼、成了他看中的黑手套,彼时抱着“为国除害”理想的归盈,在郤泰的多方刻意引导下,竟误将张司士当做了当年朝堂上的毒害…

    于是,一个月黑风高夜,新梁张氏…便满门灭净!

    彼时情形,远比今日这风於邑瑶光楼惨烈得多…

    时年十三岁的张若卿,刚巧出了门去、才免于丧命,又机灵逃出了新梁、才躲过一劫。

    离开新梁的她只知向西,在万念俱灰之中,一路流浪了许久。

    就在这时,遇到了已进入铉影阁的薛珞。

    当年,铉影阁先于白真就任太师、策动五国攻宣前成立,当白真开始组建起自己的情报网势力、即那批左腋下有着“凤尾蝶翼鹰”刺青的神秘高手组织时,阁主为同时获取到白真所掌握的情报,就顺便往其中安插了一人。

    此人,便是薛珞。

    也就是说,至今已年逾三旬、位列石执事的薛珞,在左腋下有着与张若卿相同的刺青,且迄今仍维持着自己的双重身份。

    但昔年铉影阁不比今年,正是隐藏得最深的时候。

    虽救下了张若卿,但薛珞却奉命、并未向她提及铉影阁的存在,于是,也就没能在十四年前便将她招进铉影阁,而是转头,将她带去了白真的情报网中。

    借着这边的双重情报势力,张若卿也很快查清了张氏灭门真相。

    尽管知道瑶光楼只是黑手套,郤氏才是罪魁元凶,但当年的她也清楚,当时的渊国若失去了郤氏,只会带来更可怕的后果,而那…也是爹娘及所有其他家人们都不愿见到的。

    于是…她便设法混进了瑶光楼去,以期能在将来的某天,找到机会,完成自己的复仇计划。

    就这样,她便与“薛大哥”一样,拥有着双重身份。

    十四年如一日的过来,直至今天。

    “不必找了,里边干净了。”

    此时,张若卿已几乎走到了子显的面前,只见当她顿感无力的趴倒下去时…

    啪嗒一声,正是子显及时上前,将她搀扶了住。

    当闻到她身上淡妆浅抹、血铁浓腥、湿热汗雾等交杂一起的那道刺鼻怪味时,在场的铉影阁众,顿时都露出了复杂无比的神情。

    “我终于…做到了。”

    张若卿扶着较矮她些的子显、努力的想撑着自己站起身来,但气息却已是愈发虚弱了,“…爹,娘,瑶光楼…被我…杀干净了。”

    下一刻,便见她垂首搭到子显的肩上,整个人直接彻底晕了过去。

    子显转过头去,与一众同僚们面面相觑,神情沉重、相顾无言。

    ……

    而另一头,风荷鹿庄山上。

    尽管这几日来,斧执事与子显皆常驻山下的风於邑城中,但早算到沈煦的“发泄式报复”会以风荷鹿庄为主要目标的他们,自是也早在山庄周围安排了一部人手。

    然在这边的瑶光楼众初闯山门、大杀四方时…

    这群铉影阁杀手们,却是按兵不动。

    直到沈煦已在后山被阁主亲自威慑制服后,他们才纷纷涌出山林,进庄与残存的瑶光楼杀手们展开下半场。

    这样做的理由,尽管风氏与瑶光楼上下或许都未必有几人能察觉出,但实际上,却是已再直白与明显不过——

    正如十九年前,炎军在渊军几乎将薛氏杀净后、才来到薛家庄山下…亦如郤氏只派出寥寥几个府上门客,足够护卫商队、以及在战后绑架风书雪便矣,又或如不久后,未国六百剑修将如何支援的邘意政变一样。

    一个再没有薛氏支持的黎天子朝廷,才符合诸侯国王室的需要。

    一个势力无法进入渊国的铉影阁及完全受郤氏掌控的风氏,才符合郤氏的需要。

    一个经历了一场事实意义上的内战,从而内部上下未稳、国力残损的乐国,才符合炎、宣、未三国的需要。

    而在瑶光楼被灭后,风氏与郤氏都受损严重,唯有铉影阁尽得其利,自然也就符合他们需要了。

    都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