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643年李自成大败明军后占据陕西西安,又在当年一月改西安为长安,定国号”大顺”。李自成还给自己取了个吉利的新名字,叫做李自晟,梦想着自己很快就能发达起来。

    1644年二月初,李自成的大军分两路进攻北京,一路由大将刘芳亮率领,从平阳(今山西临汾)经阳城,越过太行山,东出河南北部,打下卫辉(今河南汲县)﹑彰德(今河南安阳)等地,然后经过河北正定北上,用以牵制明朝的援军。另一路由自李自成亲自率领,渡过黄河后攻取太原,接着北上攻打宣大线。

    三顺王探听到李自成大军来攻,自知寡不敌众,在李自成大军攻打大同前,主动撤出大同并退入草原,停留在归化城一带。

    消息传到盛京,朝堂上四王十二臣在讨论着是否要将这支大军撤回盛京。多数人认为暂时不必撤回,先看看局势发展再来做决定。

    多尔衮也赞同先不撤回,而他支持不撤回的原因除去在军事上的考虑,还有想让叶布舒离开盛京,这样郑亲王济尔哈朗就少了一个助力,有利于多尔衮自己。

    为了为促使叶布舒前往草原接管大军,他甚至将换旗后还没有回来的四千多阿济格的兵马也调给了叶布舒使用。阿济格听了很不满意,但他又不愿去草原带兵,只好做罢听从了多尔衮的安排。

    叶布舒接到朝廷的命令,就开始准备前往草原,离开之前叶布舒来到洪承畴的府里,两人讨论着以后的事情。

    “为什么想着这个时候离开?”

    “四王之中,我资历最浅,就算是有郑亲王和老师你的帮助,也难有作为。眼下时局动荡,本王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一举打开局面。”

    “也好,你领兵在外,郑亲王和我在朝廷中枢,我们也算是内外呼应了。”

    “老师一旦有变故,尽快脱身来草原这里找我,”叶布舒最后嘱咐洪承畴。

    “这怕是不容易啊,我想离开得看机会。”

    在去草原的路上,叶布舒心里算计着时间,今年李自成该很快就要攻打北京了,大明亡国就在眼前。

    当叶布跨过草原和三顺王见面的时候,已经是1644年二月底了。春风得意的李自成所向无敌,沿途大小军镇、州府皆是开城投降,李自成带到自己的大顺军一路高奏凯歌,畅行无阻。期间不断有大大小小的起义队伍加入,李自成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数十万人呼啸而过,声势浩大。

    大同城随着三顺王带兵撤离,城头已经无人把守,许多百姓纷纷出逃,不少人跟着北上草原躲避兵灾。

    拿下了无人防守的大同后,李自成一路前行,来到张家口。这里守卫的明军早就望风而逃,大炮、火枪、兵器、铠甲丢的到处都是,基本上没见有人做抵抗。

    李自成大军到来的消息很快传到宣大线最后一座要塞宣府。宣大总督府就驻防在这里,经过近百年的经营,已经是城高墙厚易守难攻。

    但再难打的城也架不住有带路党,这时的宣府总兵名叫王承胤,这个人在大明军中有个响亮的外号,叫做“长腿将军”。不是腿有多长,而是逃跑的比别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