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接下来,崇祯帝朱由检的操作更是令人恍惚。他开始对全国各军镇进行大规模的汰兵裁饷。当然,汰兵裁饷是因为国家财政紧张。

    但是大夏财政的主要问题是开源不足,有利益集团不纳税,而不是节流。

    其中,辽东的年预算减了120万,从600万减为480万;蓟镇年预算减了50万;东江镇减了76万,从100万减为24万。蓟、辽两镇可都是重中之重啊!

    “朝廷忧饷匮,以清汰责诸镇。”

    接到崇祯的旨意后,第三十六任蓟辽总督喻安性(加兵部尚书衔)知道大事不妙,赶紧写了一封《请复浩命疏》,请求崇祯准许他辞职回乡,侍奉病重的老母。

    崇祯同意了。喻安性成功开溜,真是有先见之明。

    那么,蓟镇汰兵裁饷的任务自然就落到顺天巡抚王应豸的头上。果然,王应豸不负朝廷重托,完成了朱由检的汰兵裁饷的任务。

    但是,由于蓟镇长期欠饷,加上这次汰兵裁饷,引发了兵变,最后朝廷不得不补发了三个月的欠饷,总算平息了兵变。士兵们的心逐渐在变凉。

    闹出了这么大的事,崇祯觉得要找个人来背锅。于是,顺天巡抚王应豸就被下狱,不久就被斩首,换上王元雅接任,继续汰兵裁饷。

    从事后来看,提前退休的蓟辽总督喻安性的嗅觉,可谓是相当灵敏。他那封《请复浩命疏》要上晚了,大概率他就看不到他老妈了。

    出一事杀一人(至少杀一人,不限人数),差不多成了朱由检的招牌动作。

    崇祯的系列操作,终于让皇太极下了决心。他准备拉拢朵颜三十六家,绕过袁崇焕的宁锦防线,从蓟镇入侵,背刺京城。

    因为这个计划的所有准备工作,有人帮皇太极做了。这个人就是朱由检。

    就在林丹汗死掉的这一天,平阳县浅水乡的一些人突然间停下手中的农活,齐刷刷仰头望天。

    因为,此刻的天空特别的好看,也特别的诡异。天空西北方向,出现了一团特别大的红雾。

    刚开始,这团东西只是一小点,后来变得越来越大。顷刻间,红雾中喷出一个带闪电的金球,往下坠落。

    由于速度很快,大气层给这颗金球外面又加了一层火盾。就这样,这个球就一路火花带闪电往下坠。

    在屋里的杨如柳听到外面的喊声,边啃着一个鸡爪,边走了出来。农场的工人向她示意,看天,好像又来了!

    杨如柳抬头看了看,直接僵住了。嘴里的鸡爪也掉了出来。眼前的这一幕,她几年前曾经见过。

    一个球从天而降,把她的牛全震死了。而唯一在现场的嫌疑人黄一石死也不认。自己也为牛牛们离奇的死去,伤心了很长时间。

    不过后来转运了,一个奇奇怪怪的刘生发道长,突然跑过来,塞给杨如柳一些银子,还说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话,什么以前的事就一笔勾销了。

    杨如柳很确定,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刘生发,哪来的以前?莫非,莫非这道长想勾引我!

    想到这里,杨如柳不禁害羞了,眼睛不自觉地眯成了一条线。片刻,工人的呼喊声打断了她的遐想。

    杨如柳再次抬头往天上看去。天啊!那金球越来越近了。杨如柳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那球好像又是奔着她家牛场来的。

    她已经听到呼啸的风声。杨如柳想跑,但那腿偏偏挪不动。神奇的是,就当金球快接近地面的时候,速度突然一下子慢了下来,且越来越慢,仿佛是在空中踩了刹车一般。

    果真,这金球就降落在杨如柳的牛场中,位置和黄一石坐的黑球一模一样,不同的是金球是以极慢的速度接触到地面,根本没有任何震动之感。

    这一幕,不但是人,连牛牛都看得目瞪口呆。

    良久,金球的大门打开了。在场的所有人把目光都聚集在一个焦点上。

    对未知的好奇已经战胜了未知的恐惧。

    一只穿着皮袄的猫走了出来。当这只神情骄傲、外表有点萌萌的狸花猫走了出来时,现场一片寂静。

    这只猫伸了一个很长的懒腰,又用爪子挠了挠球体,开口说道:“喵喵喵!”

    围观的人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过了一会,这只猫又伸了下懒腰,用人的声音,大声吼道:“卓先谋,你快点滚出来!”

    这时,一个青年背着一包东西,也从金球里走了出来,笑嘻嘻地说道:“司马害群,你干嘛那么着急?上面不是说了,这是一次带有假期的轻松的穿越任务。”

    “这个时代的背景资料你都消化了吗?”

    “当然,我们已经合作完成这么多次穿越任务了,又不是小白。”

    一人一猫就这样边走边聊,丝毫不理会同边异样的目光。

    “司马害群,你给她(他)们注射遗忘光线了吗?”

    “放心吧,我下球之前就已经设定好了。她(他)们很快就会忘了今天所见到的一切。”

    “哈,在任务里休假的感觉实在太好。”

    “是啊,特别是这个时空的时间比是1:30,放一天假相当于一个月,对你这种懒人最合适不过。”

    “你说我是懒人,你不也是一只懒猫。”

    “懒人。”

    “懒猫。”

    “烂人!”

    很快,一人一猫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一会,那个金球也消失不见了。

    太山顶峰南侧,有一座新坟。

    刘长卿点了三柱香,插在坟前,拜了一拜。段铮站立一旁看着,等刘长卿礼毕,便上前和他一起烧起金银纸。

    微微火光中,刘长卿看着墓碑,几分悲伤几分落寞。段铮从怀中掏出一瓶酒,打开喝了一口,递给刘长卿,刘长卿喝了一口又递回去。

    两个人就这样你一口、我一口,静静等待那余烬变成灰。

    原来,这墓中埋的,是刘长卿的小妾,刚刚因难产而死,一尸两命。

    段铮拍了拍刘长卿肩膀,说道:“别难过了。过段时间再找一个吧。”

    “嗯,家父很快就要外派到澧州,担任总兵官去了,等到了新地方,安顿下来后再说吧。”

    段铮迟疑了一会,问道:“你和紫英结婚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孩子,是她的问题吗?”

    刘长卿凝神望着远处,叹道:“是她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哎,以前的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在无人的山峰上,刘长卿开始述说起自己的往事。刘长卿和慕容紫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那时候的慕容紫英当然不像现在这么胖,相反,正是青春少艾时。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

    有一次,刘长卿和几个小伙伴到一条小溪中玩耍。谁知,溪边丛林中竟然钻出一条毒蛇。几个人吓了一跳,纷纷落荒而逃。

    慌乱之中,刘长卿滑了一跤,落在后面,被毒蛇咬了一口。听到刘长卿惊慌的呼救声,几个小伙伴中,只有慕容紫英勇敢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