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卓先谋已经隐约猜到,这个5.0系数的任务是想让自己来干什么了。他大爷的,派自己穿越时空过来造反。

    遮遮掩掩的,早说不就完事了,浪费大把时间。莫非,老子不是主角,只是来打辅助的?

    就在卓先谋想入非非的时候,盟誓仪式结束了,而且手指上的玉戒指也不再发热了。

    接下来,沈延望在聚贤堂大摆酒宴。卓先谋被沈延望拉着,坐在最大的那桌。整个宴席期间,卓先谋虽然一直挂着笑容,但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如果任务的终极目标真的是帮沈延望争霸天下,那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现在,卓先谋恨不得朱由检马上就挂了,越快起兵举事越好。

    ……

    在李自成步步紧逼的同时,大夏各地兵马虽然还不少,但却无人前去勤王。

    在绝望之下,朱由检想到最后一招,下令勋戚、百官、太监们献银助饷。

    在以前,百官等捐款助饷也是平常事。但这一次捐款,不是自愿捐赠,而强制性要求。

    什么部门、什么级别的官员该捐多少,朱由检都详细规定了最低捐赠数目。

    的确,多年战乱,加上李自成的势力已包围京师,各地要解进京的银、粮也难以运输,户部已告罄。

    但是,响应朱由检的达官贵人们却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赵光拚的死。赵光拚是谁,他的死怎么会和捐款有关系?这的确大有关系。因为赵光拚是当时的捐款达人。

    大概在一年前,赵光拚就积极响应朱由检的号召,捐款助饷。而且赵光拚和别人不一样。他是全捐,变卖了田产,筹资数万两白银给士兵们发军饷。

    “持数万金入都为军资”。

    要知道,当时的大夏已经江河日下了。在这情况下,还有人毁家纾难,极其不易。

    后来,阿巴泰大举入侵,率十万兵力,在螺山击溃八镇总兵的联军。

    朱由检大怒,以怯战为由,令东厂将督师范志完、总督赵光拚捉拿下狱。不久后,赵光拚、范志完两人双双被斩于京城西市。

    其实,赵光拚身为文官,能有什么怯战?他的职责是指挥各总兵官,又不是自己上战场拼命。

    关键在于文官已经指挥不动各路总兵。像左良玉这种大总兵,抗令抗旨那是寻常事。朱由检又能拿他怎么办?

    兔死狐悲,百官一想到赵光拚的下场,不免心凉。

    第二是百官不相信内帑没有钱。

    朝堂上,朱由检曾说,“户部既称无饷,内帑业已如扫,各官速为集议”。

    然而,朱由检的说辞有人信吗?没人信!

    当时的重臣李邦华还上疏,劝朱由检发尽内帑,以解危急。

    “祖宗设立内帑,原积有余之财以供有事之用。今军兴告急。司农掣肘,士无重赏,何由得其死力?社稷杌陧,皇上犹吝此余物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天下大矣,未有天下乂安而天子患贫者,特恐有力者负之而趋耳。”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几乎没有人认为朱家王朝还有救。捐钱给你朱由检,哪一天李自成杀了进来,把捐款最积极的杀了。岂不是引火烧身。

    所以官员们非但不捐款,反而有一些官员已带着家属,潜逃出京城。

    朱由检大发雷霆,让东厂派人,严把城门,不准官员及家属外逃。

    最后,勋戚、百官、太监们总共捐赠给朱由检,仅仅有二十万两白银。

    到李自成马上兵临城下时,朱由检接连下了两道“罪己诏”,承认自己的过错,同时宣布取消加派的“三饷”,以安民心。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一切已晚矣。

    三月十六,昌平失守。李自成的起义军离京城仅一日之途。消息传来,朱由检仰天长啸,捶胸顿足,厉声说道:“内外诸臣误我,误我!”

    然而骂归骂,朱由检还是紧急召开会议,问众大臣如何应对。照旧,殿上一片寂静,只有朱由检一个人的咆哮声。

    “仓皇召对,人人战栗无策,噤不发声。”

    就在昌平失守的当天晚上,星稀月淡。首辅张至聪的府邸中也是一片朦胧,但有一处房间里依然是烛火通明。

    房间里,我们的张至聪大人在屏风后面,正在辛勤劳作,满脸是汗。只见他一铲一铲下去,地上已挖出了一个大洞。洞口旁边有几块掀开的方砖,还有几个装满金条的袋子。

    张至聪大人奋力挖了一会,气喘如牛,只好停下来,歇一歇。这段时间,张大人确实是累坏了。白天上班,晚上挖洞。

    本来,要是一般的粗活,让下边人干就行了。偏偏这活只能由自己亲为。因为张至聪不相信任何人。的确,不论是谁,见到这么金子,难免心怀鬼胎。

    因为李自成很快要打进来了。面对府里这么多金子,张至聪实在忧心忡忡。要搬回老家藏好嘛,又来不及了。

    思来想去,张至聪觉得,如今之计只有埋在自己府上的地洞里,才是上策。他要瞒着府上所有人去干这件事。

    于是,张大人宣布,暂时不近女色。他要一个人睡。所以,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张至聪就反插房门,自己一个人默默开挖。

    张至聪擦了擦汗,觉得腰实在是酸疼,便放下铁铲,准备到床上先躺一会,再继续挖。

    一转头,只见一个陌生的太监就站在自己身后。张至聪大吓一跳。还没等他开口,一双铁手就紧紧掐住他的脖子,并把他举起来。

    张至聪只觉得头晕脑涨,无法呼吸,身体腾空。没多久,张至聪就像一只鸡般,抽搐了几下,一命呜呼。这个臂力惊人的太监不是别人,正是刘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