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回到商业街之后,陆曈把“女巫号”依然留在拍照打卡的地点,让拍照机器人2号继续营业,她估计一时半会可能用不到这个机甲了,等这波消息传开,大概率没不长眼的人再撞进来。

    后续也果然如陆曈所想,根本没人再来找麻烦,4大基地也只是在转天派人过来看了看,甚至都没问陆曈的机甲是哪儿来的。

    这让陆曈准备揭露身份的想法直接落空,她再次感慨对方不愧是领导者,权衡利弊之下睁一眼闭一眼的本事已经修炼到了极致。

    行吧,对方不问,陆曈也不是非得说,大家好像处于一种“你知我知但不要捅破窗户纸”的状态,卡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陆曈冷漠脸:就这样吧,累了。

    灭世者队伍的覆灭,给陆曈带来了一大笔收入,极大丰富了积分差不多花光的窘况,同时弥补了她之前请人干活自掏腰包的金钱流失。

    “我改主意了,香薰店先放放,我想先弄个服装店。”

    陆曈站在自己房间的窗前,俯瞰外面来商业街的客人们,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超大号防护罩内摘下头盔、脱下防护服,她这种别扭的感觉就越来越浓厚。

    [是什么让店长改变了主意?]

    “你自己看,他们身上穿得那都是什么东西,我这是商业街,不是难民营。”

    末日废土时代,一个人如果想要生存,必须优先保障自己能维持温饱,且在饮食和身体上没有遭受辐射或者污染。

    如果在满足这些之后,他还有些闲钱,才会往舒适度上去考虑,比如住进基地内环境更好的区域,亦或者给自己买几套面料舒服的服装,至少在进那些高档场所的时候不会被人嘲笑说“穿得像个失心者”。

    因为小基地很少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并且都会将土地用来种植可食用的粮食和蔬菜,而那些制作布匹所需的原材料则无暇顾及。

    这就导致现在市场上流通的衣服,70%来源于战前遗留下的物资,20%来源于资源回收再利用后制作出来的新型面料,10%来源于拥有服装厂的大型基地。

    其中那20%的新型面料,又几乎全都被用于防护服的制作,这才是人们出门的刚需,根本没有多余的产能去制作民用衣服。

    市面上倒也有不少普通衣服流通,然而哪怕出厂时制作得再精细、再结实的衣服,在经历过战火洗礼以及历经几十年的时间后,也会变得奇奇怪怪。

    版型就不提了,从废墟里扒拉出来的东西就不能指望还完好无损,颜色和品种也不提了,大家有什么穿什么,谁能抢到几件款式稍微好看一点的,那绝对能赚上一笔。

    不过通常来讲,越复杂的款式,完整率越低,毕竟那些为了美观而缝上去边边角角,非常容易破损。

    所以现在大家穿的衣服款式都很简单,颜色也偏向于单一,并且经常能看到各种破洞。

    毕竟针和线也是紧俏物资,除非是隐私部位破了,不补上有碍观瞻,否则还真没什么人舍得浪费针线。

    之前在商业街的时候,大家还都穿着防护服,陆曈看他们还不觉得什么,因为对很多人来说,防护服就是家里最体面的那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