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姑苏城,虎丘堂

    胡琴悠悠声名扬

    也无论你南来的

    也无论他北往的

    听一声二胡呀,泪沾裳

    姑苏城里有个虎丘山,虎丘山下有座古典幽深的院落,大门楼上有匾“冷氏虎丘堂”。院外已是繁华街道,车水马龙。门内别有洞天,古木参天,曲径通幽。第二进院小桥流水,假山瀑布。第三进院繁花锦秀,草碧木青。

    每一排房廊阔屋深,雕梁画栋,鎏瓦映日,熠熠生辉。每一排房都有长廊连接,每一园中有亭翼然,有鹅卵石子路连接。第三排房后还有竹园深深,竹声阵阵,林中有亭,曲径通往。

    只是这偌大的园子,过于安静,没有几个人来往走动。

    要说这冷氏一脉祖上并不姓冷,乃是前清皇族一贝勒。此贝勒是承袭父亲爵位时所封,地位很高,可以穿四爪蟒袍,朝冠上两层金龙,配七颗东珠和红宝石。每年俸银2500两。禄米2500斛。

    但他生性寡淡,不喜政治权术。他既厌恶官场尔虞我诈,也厌恶那些斗鸡玩鸟玩物丧志的同族。他喜爱的是汉人文化,精通音律,尤爱制乐器。

    与其往来着者有鸿儒,有巨商,有京戏名家,有乐器制作大师。久而久之,积聚了万千家财。便不再经商,转而专注音律乐器,其制乐器手艺日益精湛,堪为大师。

    因见朝廷日益腐败,精通汉人历史的他,知道这江山如日落日出,四季更替,后朝代前朝,是历史必然。

    他觉得京畿之地早晚要乱,他可不愿如前朝崇祯家族那样,要么自杀,要么被人杀。

    他决心为自己子孙寻一传万世的办法,他思考良久,认为可传万世的唯有手艺。于是他决定毁家南迁,经过多地考察,他决定安家于姑苏。于是斥巨资购地建了一所阔气的宅子。

    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他还决定改名换姓。要说这姓氏,在远古也没个定法。有以地名为姓,有以职业为姓,有以封国为姓。就是当代自己同族也有改姓的,都是什么金姓,贵姓,他们认为自己身份高贵。

    这位贝勒爷思想很开明,把自己改姓“冷”。他说是自己祖先来自于极冷苦寒之地,也算是不忘祖吧。姓冷,取名子轩,号虎丘居士。也是附庸风雅,大凡居士都是去偏僻之地,茅棚而居。

    这位冷子轩倒是有办法,他在后院竹林里建一较大亭子,青石铺地,茅草盖顶。冷子轩经常在此看书,拉琴,或三两个好友在此谈天说地。因有竹风习习,琴声悠悠,便将此亭取名“丝竹亭”。

    冷子轩本想子孙兴旺,奈何命中注定人丁不旺。冷子轩娶妻不孕,妻亡乃续娶,生一子。因有风水先生说,此园过大,树木茂盛,阳少阴多。冷子轩似信非信,又不愿挖掉他那些高价买来的古树,就给儿子取名:冷日晖,希望多两个日,能抵消自家的冷。

    儿子除了要学习文化,还要跟老子学音律,学制琴技艺。要说那冷日晖倒也聪明,把老子那些本事都学会,也牢记老子的话:世上唯有手艺可传万世万代。

    冷子轩创立“虎丘堂”品牌,他及他父子制作的乐器都是高档的,常常精雕细磨几个月,所以他家做的琴都是精品,有人万金以求却不得。

    冷日晖当家后,思想比他老子开放,广收徒,把前排房子扩大,成为乐器制作作坊,把自家的手艺发扬光大。冷家手艺名杨四海,当然生意兴隆,产品供不应求。冷日晖精通音律,自创小曲五篇,坊间流传,“虎丘堂”名声愈发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