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992年的申城股票认购证,30元一本,无限量发行。

    凭一本认购证就可以参与全年打新,可以多次摇号抽签,可以反复中签。

    这对于炒股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神器,如果中签率不低的话。

    理所当然的,政府认为认购证的发行肯定会供不应求,但是销售的结果却十分冷清。

    没见过的东西,绝大部分人还是以谨慎为主的。

    彭越安自己在工商局工作,家里人来问他这认购券能不能买,他回复的都很谨慎。

    毕竟听着都是经济相关的工作,但是他跟证券银行的营业部那些人的工作性质可完全不一样。

    彭越安跟妻子讨论这个东西的时候,他自己心里还有疑虑呢。

    他有疑虑,朱小琴可没有,这认购券是她盼了多久的东西啊。

    就在家里还讨论要不要买的时候,她已经用自己和丈夫的名字,买了四万本了。

    手上的钱被她用的光光。

    像她这样干的人不是没有,但是没几个手笔有她大。

    这认购券的最终销售数据才达到预期发行量的一半。

    朱小琴印象里记得以前的报道写的是百分之四十多,现在达到一半多,估计也有他们这些蝴蝶的功劳吧。

    这些认购券销售任务之重,证券营业部的工作人员是头都大了。

    他们自己买,求爷爷告奶奶的让这个亲戚支持点,那个亲戚支持点,

    一旦遇到来银行存钱的客户,恨不得让他别存了,全来买认购券,吓得人还以为银行里有人抢钱了。

    所以最终完成销售任务的是极少数。

    朱小琴虽然换了几个银行,但是即使金额分散,她在这几个银行也是大客户。

    尤其是在离家五公里远的民生银行,受到的招待非常的周到。

    民生银行的宋组长每次见到她都是一口一个朱姐。

    朱小琴看着他脸上的纹路,觉得自己应这个称呼挺吃亏的。

    宋组长是半点没有不好意思,别说姐了,帮他完成任务,让他喊祖宗都行了。

    他之前都不是银行的正式员工,能转正升组长,纯粹就是靠的朱小琴这个大客户。

    朱小琴用自己和丈夫的名义在他们这里买了八千份认购券,一下子把宋组长那个时候还是小宋砸晕了。

    也是他运气好,朱小琴来那天,民生银行搞存款活动,所以来的人很多,小宋这等于是捡漏了。

    而且也是赶巧了,她刚刚买完了出来的时候,碰到了也来银行办事的丈夫的堂妹。

    朱小琴是赚钱的好手这事,彭家人提起来都要竖大拇指。

    他们虽然不知道朱小琴在港城股市里也赚了一波,但是就看看她那些版税,没几个人有她这种赚钱能力了。

    而且老三家是妻子管钱这事,彭越安也从来没有隐瞒过。

    这些平辈或者小辈心里,彭越安这种从小就会赚钱的人都要往后退退,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三嫂\/弟妹\/三婶更会赚钱啊。

    所以她这一带头,彭家平辈里但凡知道了这事就没有不跟着买的。

    他们还不去别的地方,就盯着给朱小琴办业务的小宋,

    总有种换个人好像这钱就有要打水漂了的感觉。

    也不是没有人问,想知道朱小琴买了多少,

    但是这点现在是宋组长了,他心里有数的很,每次听到这个话,他都是笑笑,从来不回应。

    把客户具体的情况说出去,这可是大忌。

    不过这不耽误朱小琴自己说,虽然她没提具体买了多少,但是意思明显的已经从话里出来了。

    “我是很看好这个认购券的,别人担心这是骗人的东西,

    但是我们都有准确的消息来源,有什么好担心的。

    而且现在这股市,还能跌了?即使买二十本只中一本那也是大赚,怕什么?有钱买就对了。”

    彭梦白姐妹对于是彭越安两口子是很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