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渊听过吴正义用白话发行报纸的解释,反应与李世民一样。

    他担心吴正义因此把天下所有读书人都给得罪了,劝阻几句无效之后便随他去了。

    吴正义当然没有与所有读书人为敌的打算。

    趁着李世民还没走,让李世民又给报纸赐了个名字并向他约稿两篇。

    李世民给报纸起的名字是《贞观报》,格局上就差李渊提的《千秋报》一大截,且有自我标榜的嫌疑。

    不过这对吴正义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两篇稿件。

    吴正义约稿的内容是劝学和劝农,没有要求他用白话写,只要求尽可能的不要用什么乱七八糟的典故。

    李世民听说吴正义还在太上皇那里求了一个赐名,便问道:“表弟,一份报纸两个名字有些不合适吧?”

    吴正义答道:“谁说我只发行一份报纸了?”

    “发行两种没必要吧?”

    李世民表示不解。

    吴正义解释道:“做两份报纸,一份是每七天一发的周报,刊载一些时讯消息、奇闻异事和小说话本连载什么的,另一份半月一发,专门收录读书人投稿的高质量文章,这份报纸可以当作是专业的学术期刊,供读书人讨论诗词文章和学术见解。”

    李世民笑道:“这可不像是表弟的性格,你不是看不上那些读书人吗?”

    “表哥可不要污蔑我,我可没说过这种话。”

    吴正义催促李世民赶紧去写文章,自己则是先回了长安找到李纲和孔颖达。

    “文纪先生,孔先生,我打算在普通报纸之外再刊印一份专门给读书人和各个领域的大拿发表文章,讨论学术见解的报纸,特来向二位约稿。”

    吴正义开门见山的表明了自己的目的。

    “哼,吴侯,老夫劝你死了这条心,用白话写文章根本行不通,只会让人骂你有辱斯文,玷污先贤!”

    孔颖达已经被关在东宫馆阁好几天了,皇帝对吴正义的袒护和对自己的不闻不问让他满肚子怨气,见到吴正义就气不打一处来,没有动手揍人已经算是很有涵养了。

    李纲倒是对吴正义说的新报纸有兴趣,捋着胡须道:“只要不用白话写文章,老夫可以一试。”

    吴正义赶紧点头:“太上皇和陛下给两份报纸赐了名,分别是《千秋报》和《贞观报》,本侯打算在《千秋报》上刊登老先生和其他大儒的文章,不知老先生可否帮忙向在长安的大儒约稿?”

    “您放心,《千秋报》对文章的文体和行文不做任何要求,只要不是涉及到于国于民不利的言论都会一字不改的刊印出来,老先生以为如何?”

    李纲满意点头:“吴侯身上的锐气少了些,是好事。”

    “约稿的事情老夫可以帮忙,但是老夫的那些朋友愿不愿意投稿老夫可不敢保证。”

    吴正义道:“那就多谢老先生了。对了,咱大唐的报纸收录文章是有报酬的。”

    “嗯,情理之中,吴侯刊印我等文章自然不能让你吃亏,不过老夫手头不算宽裕,老夫的几位好友也有清贫的,若是花费太高,我等怕是负担不起。”

    吴正义听得一愣一愣的:“老先生,您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李纲一滞,脸色有些不好看:“学问无价,吴侯已是富可敌国,难道还要从我等读书人身上敛财不成?”

    “文纪先生,学生早说过,琼崖侯府就是以商起家,皆是利益熏心之徒,先生今日亲眼所见,学生就不多言了!”

    孔颖达在一旁拱火,时刻不忘在语言上打击吴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