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陈紫函在南山郡当了一年多郡守,他将南山郡的各项事业都慢慢导向了正轨。南山郡经济慢慢得到恢复,社会治安也逐渐变好了。在南山郡,女人们开始敢在大街上随意走动,不再害怕有土匪劫色了。商人们也开始将货物运往郡的各处,也不再害怕被抢了。

    陈紫函在南山郡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朝廷弹劾他的奏章将刘翠娥的案牍都堆满了。

    弹劾他的罪名主要有,一是不敬士人,不礼贤下士。二是,不朝不拜,目无长官。三是,不管教约束下属

    陈紫函在南山郡将陈子海的大量田地给没收了。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陈子海找他的一帮人收拾陈紫函。陈紫函被大量官员弹劾也就不奇怪了。

    有一天,刘翠娥下诏将陈紫函贬为山阳县县令,但是水城军的军权依然在陈紫函手上。陈紫函接到诏令之后,给刘翠娥写了一封奏折,奏折内容很简单,就五个字:

    老子不干了!

    刘翠娥接到陈紫函的奏章之后,气的直拍桌子。

    “这逆子是想气死我啊?他跟谁老子,老子的”

    刘翠娥气归气,但终究也还是批了陈紫函的辞呈。刘翠娥没动陈紫函的军权。

    陈紫函辞去县令之职之后,去水城军军营,给大家发了军饷,粮草。自己掏腰包,给了大家点补助。水城军全军上下欢喜的不得了。

    忙完这些事情之后,陈紫函就带着轩辕兰,去海川了。刘铃在西京城忙活田文娟的婚事。

    陈紫函他们的马车进入海川境内,他一路走,一路看,感觉路上的马车,行人比以前增多了不少。而且马车运输的货品种类也比以前增多不少。茶叶,木材,药材,是主要的货品,酒,陶器,高粱,玉米,大豆,也是常见到。

    “海川经济状态比以前好了”陈紫函说。

    “是比以前好了,据海川王庭财政数据,税收比以前增加了三成。但是敬国朝廷也有能力对海川收税了”

    “海川本来就是敬国领土,在自己的领土上收税,天经地义”

    “好了,不说了”

    陈紫函没有说话了。海川国处于多山多水的情况,经济本来就比较难发展。外加上身边西贝国,西川国这一堆小国常年打来打去,各国难民,以及各国犯罪的人常年往海川跑。海川龙蛇混杂,交通不便,贫穷,这样的情况,能好才怪呢!

    “紫函如果是你,你会打算怎么发展海川”沉默了好一会儿,轩辕兰忍不住问道。

    “海川的问题,外部环境比较乱,先解决外部环境问题吧!”

    陈紫函来了海川之后,整天游山玩水,写诗,炼书法。日子过得惬意又自在。

    过了几天,西川国的接亲队伍经过海川。郑净元公主,田文娟,刘铃,拜见了海川王,在王宫宴会上遇见了陈紫函。

    无聊的陈紫函带着轩辕兰,和郑净元,田文娟,刘铃,一起去西川国了。

    “为什么接亲你们不走海路啊!距离短一些”陈紫函问净元公主。

    “海上行船太颠了!人难受,而且海盗,风浪等不安全因素多。走陆路虽然路程长,但是安全。西川陆军还是很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