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穷文富武,到不是说练武的就都能发财,实指古代家事殷实者方才习武,光那兵器和补药就不是寻常人家负担得起。

    学武是个苦差使,更甚与寒窗苦读,如果认为只是个费力、摔打筋骨的活,那您就真是门外汉了,变幻莫测的招式和高深的武学原理、功法,那样不是令脑细胞大量死亡的东东。上学还有节假日,但学武可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得一日歇息,有道是:“练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敌人知道;三日不练,就是无人不晓了。

    这一练可就是一辈子!

    王老走后一个多月,梁超方才被老僧行空救醒,得知王老早已离开,岳中华被传到了不知何地,很是茫然,让他一时不能接受,但梁超毕竟是个孩子,一段短暂的日子后,就因生活的辛苦忘记了原先的烦恼。行空和尚给梁超在茅屋旁边搭了更加简陋的屋子,梁超认为自己的待遇还不如狗,茅屋经常倒塌不说,每天水果、水果还是水果,吃的梁超那个烦啊!好在行空每星期都给他从湖中抓一条金鲤鱼让他喝血、生吞,不过味道还是不错,其生肉入口即化,满嘴流香。每次吃完,都会化做丝丝灵气从口中直冲入身体百脉,如糊涂灌顶,全身无数毛孔大开,大量元气灌入全身肌肉、器官中,改造着他的身体,那感觉真是奇妙无比,令他对生活还有点盼头。

    少林寺自古有先练脾性的规矩,任何人都要从杂役活做起,先是劈数月柴火,才能升级为挑水,至于做饭,没有一年半载的工夫莫想。

    这劈柴时,力道很有讲究,泼得一番功夫方可干好这活计。

    挑水时,那木桶大的过分,足有半人高,把一大池子的水挑满可不轻松。

    最讲究的是做饭,在少林做饭,没几分功夫可不成,做饭时要倒挂在梁上,用棍子长的大号炊具烹饪,最难的是炒菜,倒挂着就够别扭了,那呛人的油烟再熏上来……

    这里面很是有些门道,少林功夫内外并重,强健的体魄自是必不可少,这些杂活即可锻人性子,又可强体魄,一举两得,所以数百年一直沿袭下来。

    梁超的内力来得太过容易,根基不稳,武学基础接近于零,如不补上这些环,对将来的发展会有很大阻碍,所以没教他什么高深武学,除了每晚让他练少林洗髓经,以凝聚内力改造体质外,就没教其他东西。由于不益在强化内力,所以太始丹诀也不能练了,每晚只运行一次洗髓经倒头就睡。

    于是呼,每日天色灰蒙蒙时,梁超便起身,开始苦难的杂役生活。

    按行空的说法,梁超功力不凡,所以工作量自然也得相应提高,于是,别的小僧人五点起来,他三点就得往起爬,才能劈出足够所有僧人一天用度的柴火。

    啃完几个纯天然绿色野果后,接着扎马步、站桩,各一个时辰。没练过武的人脚步是虚的,头重脚轻,轻轻一绊即摔个大马哈,所以不管各门各派,都会习扎马步,练长久了,对轻功、步法都有很大益处。

    别看梁超身具雄厚内力,武功上还真是一初哥、菜鸟,曾跟着骗钱的教练练过一段三脚猫,再说他那时才五岁,能学点什么,扎马步到是会,但扎的那叫个难看,屁股撅的老高,被行空狠狠的踢了几次后才改正。梁超双脚分开成马步桩站立,宽约与肩同,屈膝下蹲,膝盖不超过脚尖;猛的挺胸收腹,沉肩坠肘,双手成拳抱于腰部,拳心向上,拳眼向两侧面。头正颈直,平视前方;这才算学会了标准的马步,梁超还经常扭过头来看看屁股后翘了没,看来对师傅的脚踹是心有余悸啊!

    深吸口气,开始扎马步。

    扎马步看似简单,实则困难无比,人人能,但想扎好就难乎其难了!一扎开,全身的力量尽数压在腿上,一开始还没事,时间一长,双腿就开始发抖,那真是苦不堪言。普通人扎个十几分钟就坚持不住,行空将梁超的大部分真气封住,十层只流给了他一层,还是让他练习轻功、气机运用的。不能用真气的梁超只能乖乖的扎马步,还好梁超的身子骨锻炼的不错,扎了小半个时辰也没感到疲劳,可剩下的大半个时辰可算让梁超充分体验了习武的艰辛,全凭毅力硬是一口气坚持下来,完成后身上真是汗如雨下,腿软的象面条,死狗般爬在地上一动不动。

    不要说继续站桩了,连上午的训练都无法进行,行空和尚见自己的徒弟如此不堪,非常恼火,不知从哪找来了四个黑黝黝的镯子,套在梁超手脚上,梁超立即感觉身体猛的一沉,差点一头栽倒,遥遥晃晃的勉强行走。行空为了梁超每天的训练能进行下去,把站桩撤了,扎马步的时间变为浮动,最低半个时辰,最高没上限,本以为轻松了的梁超一听师傅说要在他的监督下进行立马又蔫了,不过能睡到五点再起也让梁超直呼“万岁”,毕竟孩子都贪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