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卫东恒的事,卫湘君听说了一些。

    他多少还是被蒋氏连累到了,虽没受罚,可在中书省那个小官职被罢了。据说人也发回吏部候任,至于要候到什么时候……

    有一种说法,不少官员等到了致仕的岁数,也未得到实职。

    其实这样也好,别人当官是为光宗耀祖,恒大爷是为了要命。

    大不了卫湘君接了卫大奶奶的担子,继续养着恒大爷。

    “湘姐儿,我要走了!”

    卫东恒走上前,脸上带着兴奋,“最近得了一个外放的差使,虽是远了些,吏部那头的大人说了,若好好干,能有一番作为。这会儿只等着公文下来,我就要动身。”

    这么快?

    卫湘君随口问道,“去哪儿?”

    “渭西。”

    卫湘君立时神色凝住,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那儿离渭南近在咫尺,恒大爷是要陪蒋氏去流放了?”

    还真是情真意切啊!

    说句不好听的,这是良言拦不住该死的鬼。

    应该是没想到被卫湘君一下揭了底,卫东恒先是有些错愕,随后朝着郑乔生望了望,干脆装起糊涂,“你、你说什么呢?”

    郑乔生也愣住,“如何是渭西?”

    碧雪搁不住话,郑宅的人如今都知道了,蒋氏的流放之地已内定渭南。

    跟着卫湘君从书房出来的碧雪又忍不住了,“我们早就知道了,蒋氏得了府衙的照应,要去渭南享福呢!”

    卫湘君转过头,冲着碧雪摇摇头。

    卫东恒何许人也?他对蒋氏那才叫肝脑涂地。

    万一碧雪的话被传到蒋氏那儿,指不定有人又要下黑手。

    卫东恒到底撑不住了,“与她无关。我如今能得一份差使不容易。那头正好有个府丞的缺。我总不能一直赋闲在家。不日湘姐儿便要说亲,总不能让孩子因为我,教婆家人瞧不上。”

    卫湘君转身回了书房,谁耐烦听卫东恒在那狡辩。

    “卫大爷,你这样就不合适了!”

    连郑乔生也忍不住埋怨起来。

    卫东恒一脸讪讪,总算闭了嘴。

    “恒大爷原来是为我着想,湘君感恩戴德。您要不要到渭南把蒋氏给娶了,我出嫁之时,免得让人笑话,我是个没娘的。”

    隔着书房的帘子,卫湘君又递了一句。

    “这孩子……”

    郑乔生打圆场,“卫大爷,对不住啊,湘儿被我惯坏了!”

    不用看,卫湘君都知道,卫东恒此时会是什么表情。

    本以为又是一场不欢而散。结果卫东恒不只没走,又提出来,要和卫湘君再好好聊一聊。

    这会儿,书房之内只剩卫湘君和她这位爹,一个坐在书案后,一个背手站在窗边。

    郑乔生没继续当和事佬,后院又来了病人,他被管事请走。

    卫湘君干脆也把碧雪打发出去。她倒想听听,卫东恒还有什么要说的。

    “我知你讨厌蒋氏。如今闹到这步田地,她有过错,更是我的错。”

    卫东恒望着外头道:“我这做爹的,对不住你们母女!”

    开天辟地头一回,卫东恒竟认了错。

    卫湘君却不想回应,知错而不改,说的便是卫东恒这种人。

    “你最介意的,我没有见你娘最后一面。其实并非我心狠,而是……我无颜面对她。我知道自个儿不是好人,当日求娶,只是看上她聪明能干。”

    “我以为,是看上我娘的嫁妆。”

    卫湘君不客气地戳穿,手指有一下、没一下敲着书案。

    显然被问得愣住,卫东恒顿了半天,才继续道:“她这一辈子,就是为了正修堂,为了西府,还有为了我们。我看得出你娘的辛苦,也未必不心疼,本来也想跟她好好过,可你母亲……”

    “我娘何处对不起恒大爷?”

    “你娘没有对不住我。她于我有恩。若不是娶了她,西府宅院便保不住了。是你母亲替我一手撑起了家,甚至我得到那中书省的差使,也是你师父和娘曾救过吏部一位老大人的幼孙,人家感她的情,才帮了一把。”

    卫湘君好笑地看过去,“难得,恒大爷还记得这些陈芝麻烂谷子。”

    “我要的……不是这些。”

    所以,卫东恒到底要些什么,才会这样人心不足蛇吞象。

    卫东恒走到书案前,来回踱了好一时,叹道:“你娘虽处处替我周全,其实打心眼里瞧不上我。她太能干了,什么事都能办得妥妥帖帖。可你娘有一桩,她将我当儿子一样管束,动辄得咎,若半点不如她意,便会训斥。我在她跟前……都不敢说话。”

    卫东恒口里的卫大奶奶,竟是如此吗?

    卫湘君仰起了头,望向头上顶棚。

    “后来,我越发不敢见她,那会儿连你都瞧不起我了。其实我就想有一个知我心意的妻子,粗茶淡饭,闲来陪我吟诗作赋,我便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