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隔日清晨,岳王后的凤仪宫外,老太君头戴花钗八株的冠饰,身穿绣了八行翟纹的诰命大服,带着卫湘君等候觐见。

    听说这次老太君挑中卫湘君,东府里头怪话连篇。

    谁不想进宫见世面呢?

    “见到娘娘,说话必须谨慎,三思后再开口。不许提‘正修堂’三个字。别忘了你终究姓卫。”

    老太君低声道。说是嘱咐,更似警告。

    人人都以为卫湘君是得了老太君青眼,才有这机会。无人知道,她才是宫中钦点。

    卫湘君到现在没想明白,岳王后到底有什么避忌,不能单独召见她。

    当然,这些并不重要。

    卫湘君进宫,只为了翻盘。

    “娘娘为何要见你?”

    老太君出府时不问,在车上不问,这会儿终于憋不住了。

    “正修堂为岳家军送了不少药材。或许娘娘为的是这事儿。”

    卫湘君随口敷衍。

    自从知道卫东卿跟李大官人沆瀣一气,帮着外人对付她后,卫湘君与汉乡侯府的隔阂便越来越深。

    尤其她还听到一件事。蒋氏曾被邱氏带去东府,还在后花园无意中“撞见”了老太君。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卫东卿想要往上升一升,靠的是人脉,而非良心。

    不过前世汉乡侯倒台,蒋氏功不可没。

    只能说,有人这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你受不受王后娘娘召见,汉乡侯府都会把你当自家孩子,以前如何,以后依旧如何。我对你的期望,不过是别给汉乡侯府带来灾祸。”

    所以,在老太君心中,卫湘君是在借进宫之事,向汉乡侯府示威。

    这便是卫氏的亲情,凉薄中透着算计。

    又有一位诰命过来,同样的命妇大妆,不过身边围了不少太监、宫女,一路说说笑笑。

    这位冠上花钗不过七行,也就是三品的诰命,老太君却主动迎上前,“倒是有些日子没见史夫人,老妹妹您最近可好?”

    卫湘君跟在后头,规规矩矩行了一个礼。

    “卫老太君,您瞧着比我硬朗多了!”

    人家忙回应,“我这几日头风病犯得厉害,吃不下,睡不好。若无事,才懒得出门。今儿是娘娘非要让我进宫,我拒都拒不得。”

    “可不是娘娘惦记老夫人。若不是身份拘着,娘娘指不定三天两头去府上探望。”

    边上有女官模样的笑道。

    卫湘君抬眼看去,巧了,正是春风楼里跟着岳王后的那位。

    至于那位史夫人,身形稍显丰腴,似乎腿脚不好,走路还需人扶着,虽笑容爽朗,可脸色实在称不上好。

    “老妹妹乃是有福之人!”

    老太君顺手将人扶住,“你这小毛病,想来无大碍。有您那奶儿子跟媳妇督着,太医院敢不尽心?”

    “借您吉言!到这把岁数了,我就活一天,算一天!”

    史夫人的目光又投到了卫湘君身上,“这位是贵府的千金?脸皮子水灵得很,真真好看!”

    “她是我曾孙女湘君,西府长房东恒所出。”

    卫湘君赶紧又见了一礼。

    “老太君才是有福,都有了曾孙。”

    原本只是随口寒暄的史夫人,多看了卫湘君两眼。

    这边正说着话,又有一群人过来。

    史夫人得人提醒,回头看了看,立时笑得眉眼弯起,“哎哟,我可多日没见到郡主了!”

    一位身着月白色宫装,闲闲地挽了斜云髻的女子,被人众星捧月,迎着史夫人而来。

    卫湘君只见过福慧郡主一回,那还是在前世衡山书院一场马赛上。

    当时站得远,看不太清面容,卫湘君只瞧得见她站在高台上,亲自击鼓,为岳无咎呐喊助威。

    那二位确实称得上天作之合。

    这一回人就在几步之遥,卫湘君眼中所见的女子,眉若春柳,眸似秋水,身形纤巧,行止婉约。

    如此娇俏可人的女孩儿,却为了几句谗言,差点把卫湘君名声给毁了。

    福慧郡主一见史夫人,便亲热地挽住她手臂,撒起娇来。

    “臣妾故汉乡侯卫方之妻,见过福慧郡主!”

    老太君恭敬地俯下身。

    直到史夫人提醒了,福慧郡主似乎才注意到,跟前还有一位二品诰命。

    不过,福慧郡主很快发现了另一个,沉着脸问,“你便是卫湘君?”

    “小女见过郡主!”

    “卫大姑娘的事迹,我倒是听过一些。怎么说呢,女儿家本该恪守本分。不该肖想的,就不要想。适可而止才是正道,别到最后,连累了一家老小。”

    外人或不懂福慧郡主在说什么,卫湘君却听得出,每个字背后的意思。

    福慧郡主警告完卫湘君,将头靠到史夫人肩上,“嬷嬷好不容易来一趟,今儿要多陪我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