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王夫人在与丈夫的相处中,察觉到了刘启对栗妃的态度变化。

    机会来了,还等什么呢!

    王夫人极其聪明。

    她的办法简单而致命,但恰恰体现了她比栗妃更适合做皇后。

    王夫人派心腹之人暗地里摸到了大行的府邸,目的是要告诉他您老人家忘了做一件非常重要的分内之事。

    这位仁兄一向比较憨厚,脑筋不打弯,对于来人的好意提醒有点茫然。

    来人也不绕弯子,直白地告诉他皇上该立后了。

    没想到这位老兄脑袋瓜子实在不争气,还是一脸茫然,他一时没明白过来,皇上他老人家立不立老婆为后关他什么事,皇上高兴立就立,不高兴谁也管不着。

    来人有好气有好笑,只能提醒他道:你身为大行,国中无后,不合礼仪。

    经来人的这么一提点,大行老兄终于拍了拍脑门,把其中的因果联系给想明白了。

    国中无后确实不合礼制,他是掌握宫中礼仪的官员,如果不站出来纠正这一不合礼制的问题,确实有失职之嫌。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这位老兄当即表示明日朝议一定上奏章。

    然而,谁也想不到,这篇奏章会要了他的命。

    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奏请立栗妃为后的折子就按时递到了刘启的手上。

    须臾之间,大臣们等来了刘启的反应,暴跳如雷。

    “好大的胆子,这是你该说的话吗?(是而所宜言邪!)”。

    大臣们见刘启反应如此激烈,吓得手摇脚颤,不知道皇帝陛下受了哪门子刺激,不就是一份奏请立后的奏章吗,至于吗?

    刘启暴跳如雷的同时,还下了个更让人心惊肉跳的命令,将上奏折的大行押入死牢问斩。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本朝可从未有这样的先例啊,一位两千石官员因上奏折当堂身获死罪。

    大臣们以为刘启急燥的老毛病又犯了,有胆大的官员站出来劝了几句。

    刘启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一将他们骂了回去。

    朝会在莫名奇妙地惊恐中结束了。

    刘启拿臣子开刀,不是因为臣子真的犯下大罪,而是因为刘启从中嗅到了一丝诡异的心机。

    他刚刚以皇后之位试探了栗妃的态度,就有大臣上折子立她为后,这里边会的文章,恐怕不会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