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就在老臣和新臣争执不下的时候,朝堂外来了个超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人。

    内监进来通传:“启奏陛下、太后娘娘,长宁郡主求见!”

    皇上侧目看向太后。

    太后也有些疑惑,一向久病的冰儿,怎么会来此。

    太后看着底下纷乱的朝臣,不动声色的一笑,对内监道:“传。”

    内监恭敬的退下,快步走到外头,尖声道:“传长宁郡主觐见!”

    那些反对翻案的老臣们,一听到长宁郡主的名号,就很不满,连恭敬也不顾了,在底下接头接耳道:“叶氏此时来,肯定是推波助澜,没好事!”

    还有老臣说:“这叶氏,和先帝没有血缘,破例被封为郡主,难道还不知感恩吗!”

    “且听听看她怎么说吧。”

    太后不慌不忙的给凌霄递了眼色,对于冰儿的到来,她的疑惑,只是暂时的。

    片刻后,长宁郡主在宫女的搀扶下,慢慢走进了朝堂。

    她身着郡主官制服饰,简单的发冠,苍白的脸色,走路似扶风弱柳。

    “长宁拜见陛下、母后!”长宁艰难的行礼。

    九岁的皇上,用尚且稚嫩但却沉稳的语调说道:“平身,长宁郡主抱恙多年,不知今日是何要紧事,须上朝来见。”

    长宁起身作揖:“回陛下,臣,长宁虽幽居内府,但近日却常常听闻断忧台轶事,先帝在位三十余载,乃圣帝明王,但唯独我父叶瑾一案,匆匆处决,全族只余下臣一人。”

    “长宁虽活在世上,但每日都活在病痛之中,每每想起亲人,是泪水满襟啊,陛下,叶家不仅是世袭下来的老族,而且此前满门忠烈,从未出过奸臣啊!”

    “长宁斗胆,请陛下、母后顺应民意,彻查此案!”

    长宁说话时,虽是梨花带雨,但字字发自胸腔肺腑,她就像根软绵绵的刺,看着不中用,但扎起来,一样能扎进肉里,使得新臣和老臣都沉默了。

    这时,一个侍卫从帘后悄无声息的走来,递给皇上和太后一封信。

    长宁的眉头,微微蹙起,安静的等着。

    太后看完信后,把它放在一边,脸上心疼的看着长宁,可心里却暗暗发笑,冰儿的葫芦里,到底卖了什么药,她是明明白白了。

    试想,一个久病而且幽居的人,为何对外面发生的事情这么清楚?

    太后心里冷笑,冰儿不仅对外面的事清楚,而且知道她真正的女儿已经回来,担心自己失宠,所以此时挺身而出。

    冰儿此举,并非因翻案而来,而是为了让朝臣们记住她这个郡主,同时,在自己这里博得功劳。

    “长宁,好孩子,快起来吧。”太后慈祥的说。

    “……母后?”长宁心里既疑惑又惴惴不安。

    太后道:“冰儿,你来得正好,有件事,本宫正想告诉你,并且打算宣告朝野内外。”

    长宁内心惊惶,直觉告诉她,太后所说之事,即将摧毁她多年的荣华富贵,但她还是强做镇定,好奇的看着她喊了多年母后的太后。

    “列为卿家!”太后缓缓起身,走到台前,伤感并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的道:“长宁郡主,并非本宫亲生之女,我真正的亲生女儿,被先皇后换走,她原想让人杀了我女儿,但好在吉人天相,那人没对强抱婴儿下手,只是把她遗弃在外,流落村野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