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应城与平昌之间的距离并不远,约摸十来天就到了。

    阿青他们在路上的这段时日,天下并不太平,局势一变再变。

    原本闻肇拿下四侯封地,加上原本的西北和京都,应是一家独大。

    然而宁远侯悄无声息地以极短的时日吞并四周城池,一跃成了继闻肇以后手中掌控地盘最多的人。

    按照阿青所说的三角结构,如今就只有魏小侯爷还声名不显。

    但就此次他攻打武昌侯来说,已经未来可期。

    天下大势已经初见端倪。

    ……

    回到应城以后,杭拾甫便开始着手准备修建城墙一事。

    闻肇手里四侯的俘兵,给阿青的那一半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不日就要到了。

    此时就需趁机做好前期准备,比如该如何对待那些原本他们计划要圈入应城的城池。

    目前于应城来说,武力强攻为下,攻心为上,最好是能让其自愿归顺是最好的。

    如今正是人心惶惶之时,杭拾甫与陆旷之商议,先命人秘密放出些似是而非的消息。

    待这些似真似假的消息,让这些城池府官如坐针毡之时,他们才派人前去游说。

    届时,若是愿意自然好,不愿的话再谈动武的话。

    十月入冬,天气骤寒。

    应城地处北地,更是干冷,入冬不过几天就有要下雪的征兆了。

    杭拾甫匆匆入了城主府,因是骑马而来,脸冷得发白,又心心里存着事,所以脸色看起来格外难看。

    而此时的阿青却依然一袭单薄的翠色长袍,披散着头发。

    屋内没燃上火炭,窗户也如平常一样打开通着风,可她面上一点也看不出畏冷的痕迹。

    杭拾甫愣了下,但又很快抛开心里那丝惊讶,面色如常的行礼。

    “城主。”

    阿青正揪着自己发尾手里持了一把剪刀在剪。

    咔嚓一声,一截黑发落地,杭拾甫瞧着立马撇开眼当没看见。

    阿青不喜欢太长的头发,这会妨碍她。所以自从来这个时代后,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自己剪一次。

    说来当时她第一次剪的时候,直把伺候她的人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只因在这个时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能折损。

    后来匆匆赶来的涂西奉杭拾甫等人,满目震惊地看着满地的碎发,看着阿青欲言又止,又不敢劝慰。

    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咔嚓咔嚓在那儿剪。

    直到后来他们旁敲侧击得知,阿青确实只是觉得头发太长了不方便才剪的,并无其他想法,这才做罢。

    其后的日子,他们时不时都要看到阿青自己在那儿剪发,看着看着,虽还是不习惯,但也只当没看见了。

    譬如今日。

    阿青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道:“什么事?”

    杭拾甫收拾好四散的心绪,面色凝重地说:“城主,昌州城破了!”

    昌州地处要道,四通八达联通东西南北,是当初他们看准了要圈进应城地界的。

    “武昌侯打的?”

    阿青将最后一簇头发剪掉,放下剪刀后说到。

    杭拾甫点点头:“是,城主。另外宣州和坞城应是也被人盯上了。”

    这几处地方,乃是北地重要城池,拿下了便近可攻退可守。

    特别是宣州土地肥沃,粮食产量乃是北地第一,现下可是人人眼中的肥肉,自然有许多人觊觎。

    阿青将剪好的头发松松垮垮地拢在身后,身子微微前倾对杭拾甫道:“听说过,杀鸡儆猴吗?”

    杭拾甫一怔,片刻后到道:“城主的意思是,将昌州从武昌侯手里夺下?”

    阿青勾唇一笑,满意地点点头:“是,拿回来,我瞧中的东西,谁敢动,我就杀了谁。”

    杭拾甫有些犹豫:“可武昌侯手握重兵,我们兵马却是不足,对上他,想赢恐怕难了些。”

    阿青闻言挑眉笑了笑道:“是吗?”

    那眼里却全是不屑,以及一种藐视天下的狂傲感。

    杭拾甫见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知道他多嘴了。

    想起当初谁都以为应城完了,可是阿青以一种完全不可能的方式,扭转乾坤,碾压一切,最终保住了应城,还让他们一步步走到今天。

    况且武昌侯的兵马再多,他练的也是兵,而阿青军营里磨出来的可是一把把锋利的刀。

    人又如何能以血肉之躯硬捍利刃。

    想当着杭拾甫缓缓舒了一口气,目光如炬地看着阿青,拱手行礼:“城主打算何时出兵,下官这就去安排。”

    “越快越好。”

    “是。”

    杭拾甫应下后便转身退下了,而后马不停蹄地前往俘兵营而去,不,现在应该是改成军营了。

    站在军营里看着那些不似常人的兵卒,杭拾甫提着的心全是彻底放下来了。

    这些兵卒是直接由他和原本应城护城军同龄管理的。

    护城军统领姓杨,杭拾甫直接找到他,让他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