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再见萧朗

    轩辕澈打开密信看了半晌嘴角微挑,将那密信在烛灯上点燃,销毁了信件。

    “萧世安果然坐不住了。”

    ……

    如此又过了一日,斗篷人自上次之后便再也未在碎叶城露过面,西琼那边尚无消息,而西琼太子像是已经乐不思蜀一般,这几日在别院里醉生梦死不问世事,也并未将别院越来越严密的看守当做一回事。

    碎叶城继王府千金下嫁后便又恢复了平静,倒是京城那边出了几件不小的事儿,其一是太子轩辕昊剿匪有功再受惠帝恩宠,与此同时萧党借着荣宠趁热又弹劾拉下了一批新党朝官,致使朝上民间议论不止。

    而这第二件事相比第一件事倒是个好消息,大汉科举考试三年一次,最近的一次是在前年,牧谨言正是因为照顾牧母错过了前年秋闱才无缘科考,而他若要重新科考,便又要从地方秋闱重新考起,经过漫长的数月才能赴京赶考。

    然而若想跳过秋闱直接上京,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说起来这倒是跟新党还有贺子良有点关系,一年前贺子良曾向惠帝谏言可惜天下良才无坦途,坦言这世上不能只有读书才有出路,便连同新党百官请旨为大汉子民制定了一条新规矩。

    这是由贺子良为首的新党推崇成立的一处特殊考点,不止考文采和仁义礼,但凡在某处自认为远胜常人者,都可进去一试,下至刺绣做衣、耕田种地,上至行军打仗、固民安世,贺子良曾扬言这世上共有三百六十行,而这三百六十行行行都算的上安民立命之事,而他们的责任便是要激活大汉民生,使大汉万民除了读书走官场,也仍有多路可出人头地,遂这处考点便称作“万民坊”。

    而就在前几日,“万民坊”已开设成功,五月下旬便可开始接纳考生,这使得大汉百姓高兴非常,新党早在民间呼声不小,如此便更有不少追随者想要前往一试。

    而牧谨言便是其中一个。

    靖安王等人得知牧谨言的打算倒是也十分支持,毕竟男儿有志,牧谨言满腹经纶,继续留在碎叶城确实是委屈了,倒不如上京一试。

    除此之外他们也自然有其他考虑,如今西琼尚不知结果,他们就算扣押的了西琼太子一时,也扣押不了一世,若谢凝等人行事失败,这场战役怕是也避免不了了,若是能让王娇儿改名换姓随牧谨言一同入京,倒也不失为保全她的一种法子。

    荀柳得知两人安排好牧母的后事,才新婚不过几日,就要离开碎叶城赶往京城了,于是便也赶到了王府为两人送行。

    这才短短一月,上个月王娇儿还在闺中向自家娘亲撒娇卖乖,这个月便已嫁为人妇并要随着夫君远离家乡了。

    她心中自是不舍,在王府门口哭了好一会,这才被牧谨言柔声哄着上了马车离开,走时还撩起车帘对荀柳等人喊:“祖父、娘、爹爹、哥哥、荀姐姐,你们一定要快些去京城找我玩,我会时常给你们写信的!”

    荀柳冲着她摆手,心里却也在酸涩的想,这一别怕是不知道何时还会再见了。

    世子妃等人更是伤心不舍,但想到这也许是女儿的一条生路,牧谨言为人又正直可靠,或许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便也心中宽慰不少。

    荀柳见靖安王也是一脸愁绪,便想起这几日西琼太子的所作所为,她正想借着机会问几句,却见王娇儿的马车刚走,迎面便又来了一辆华丽的马车。

    光从马车后跟着的两列西琼侍卫便不难猜出这是谁。

    果然,只见马车车门一开,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西琼太子颜修寒。

    这几日也不知是女色染的多了还是怎么着,荀柳总觉得今日这西琼太子脸色有些阴气森森,只见他扫了众人一眼,目光定在了靖安王身上。

    “今日看来是小王来对了,能碰见王爷一面实属不易,敢问王爷今日可是有空了?”

    这话阴阳怪气的,让人听着十分不适,但荀柳心中对这西琼太子并无好感,靖安王等人自然也是并未将他的挑衅放在眼里。

    王鸿泰面无表情扫了他一眼,不咸不淡道:“太子殿下来的不巧,本王确有急事,若有事的话还请殿下改日再来吧……”

    说着他便要往府门里走,颜修寒见此竟也不急,荀柳瞥到他嘴角忽而扯出一抹阴恻恻的笑,心中下意识觉得哪里不对劲。

    “小王数次登门皆被王爷拒见,王爷莫不是想阻拦我西琼使团入京求和?

    亦或是的根本动机不纯,想要切断我西琼与大汉的盟约之路?”

    这话一出,四面八方似是闻声而动一般,那两列西琼侍卫立即提刀上前将荀柳在内的靖安王等人团团围住。

    荀柳心中一惊,这西琼太子疯了不成,在王府门前亮刀子,嫌自己活的太舒坦了?

    不对!

    她的目光忽而在哪些西琼侍卫手中一扫,这才发现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西琼不同于大汉,他们练兵崇尚力量,所以凡是武士便满身肌肉爆发看上去魁梧而有力,相反他们对于纪律却并不看重,一向是能者居之,下级若能打败上级,频繁取而代之是常有之事,所以久而久之这气质也都难掩其高傲与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