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太极殿之中。

    李世民也有些激动,眼睛扫视大殿之内上百准进士。

    “朕之‘甘罗’何在?!”李世民激动地问了出来。

    但是才说出口,就被旁边魏征咳嗽一声,让他收敛了神色。

    此次主考官是魏征,而李白的情况也是魏征全程报给李世民的。

    李世民听到有如此神童,自然是开心激动。

    经过提醒,他也知道,    皇帝不该如此浮躁,特别是此次为了章显国威,特意请来了之前投降的安乐王颉利可汗和各国使节。

    那么多人都看着,李世民也要有天可汗的风范。

    不过坐在龙椅之上,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他心中的火热始终无法熄灭。

    “这些都是英才,    将会是朕对抗世家豪族的盾和矛。”

    “哈哈,    每年都能够有如此多,    甚至更多的青年才俊,十年八年之后,大唐何愁不能气吞天下。”

    李世民如此想着,目光在人群之中搜寻,很快发现了人群之中看起来稚嫩,实际上却比较高大的李白。

    李白脸色稍微稚嫩,毕竟只有十岁,但是跟着李客补充了营养,又修仙,更是达到了宗师境界,早已经身材如同成年人那般。

    李世民越看越是喜欢。

    李白也注意到皇帝的目光,心中同样是激动,他此时豪气干云,恨不得吼两声。

    但是。

    要克制,不能在帝王面前失了仪态。

    李世民道:“诸位,你们都是大唐的子民,是大唐的天之骄子,    朕能拥有你们,    何其幸也。”

    众准进士们纷纷跪在地上,齐护:“民等之幸也。”

    李世民招呼他们起来,道:“天下英才入朕之翁中也,哈哈,你们都是大唐的将来,也是大唐的中流砥柱,不过对于你们的安排,朕还需要考量。”

    大手一挥,立即就有金吾卫抬蒲团和矮凳经常,让众多考生相继落座。

    随即李世民又道:“今日殿试,靠的是你们对国计民生的认知,毕竟光是读书厉害还不行,必须要有超凡脱俗的远见卓识,否则如何能够治理一方,如何能够治理国家?!”

    他表情严肃道:“你们也别觉得,你们没有接触过,不懂得。并不是朕为难你们,而是你们这些人都没接触过,    但是却肯定听说过,    所以朕需要看下你们的想法。”

    众考生都是十分激动和紧张,    他们胸中有沟壑,    都想要在帝王面前一展所学,从而能够被看中,最后飞黄腾达。

    但是也有一些考生家里比较穷困的,能够走到如今已经实属不易,对于天下大事,他们实在是关心的比较少,故而有些紧张。

    还有一些考生自从去年知道要重开科举之后,就闷头读书,以前也是书呆子,如今更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对此十分担忧。

    然而。

    始终有些天之骄子,他们本身家里就有人当官,此次考试是为了一展所学,也是为了出人头地。

    从小耳融目染之下,让他们都有过人的见识。

    因此,他们十分自信。

    李白也是其中之一,他自认为老爹当过官,而他也经历过许多事情,更有远见的才学,所以他自认为肯定能够再中一元。

    李世民落座之后,主考官魏征朗声道:“殿试分为两部分,首先是诗赋,韵脚不必跟之前省试中的试贴诗一样,也不限制五言六韵,或七言八韵,各凭本事发挥;其次就是策问,陛下会亲自问一件国事,你们需须按照骈四骊六对偶工整的句式文体作文。”

    “诗赋和策问的选取分数各半,时间各为两炷香。”

    当魏征定下了考试内容之后,考生们都严肃起来,唯有李白,神色淡定,精神抖擞。

    殿试内容竟然有诗赋,那是他最擅长的。而策问虽然接触的不多,但是考试之前,他老爹给他突击补习,问题不大。

    魏征道:“诗赋的主题是月亮。”

    月亮?!

    众多考生都是一愣,随即神色各自精彩。

    月亮这个主题看似普通,实际上却非常难,因为肯定不能简简单单的写月亮,否则就落在下乘了。

    大唐如今诗赋盛行,文人骚客都对诗赋十分了解,朝堂之上的大佬基本上都是大诗人。

    若是写不好,会很丢人的。

    但是有人恰好曾经写过月亮的诗赋,此时就能够拿出来用,还能够比别人更早一步完成,会造成一种天才的感觉。

    也有人对诗赋不是很擅长,故而十分头疼,特别是平日里赏花赏月虽多,却憋不出半个屁。

    此时要以月亮作诗,实在是难受。

    却也有一种人,神色淡定,没有存货,却从容无比。

    那就是李白。

    他曾经做过月亮的诗,然而他却不屑于再用。

    至于月亮主题的诗赋,李白十分淡定,他认为再简单不过了。

    而李白此时心中对苏尘已经是敬佩无比,如同苏尘所说,他会科举方面,一往无前。

    当真是如此。

    殿试还考诗赋,那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李白甚至想着,“天师大人说过我科举没问题,只是不适合做官,然而我能考个状元,又岂不会做官?!”

    在众人都抓耳挠腮,还有一些老六默写自己曾经写过的诗赋之时,李白却气定神闲的坐着。

    许多人都在观察他,包括李世民。

    都想看下这个神童,到底有多少本事,只是看了半柱香,李白都没有任何想要动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