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过分了啊!你这就过分了啊!”

    “咱大明王朝的文武百官,怎么就不如鞑子皇帝的手下了?他那么能耐,还不是被咱们赶到大草原上喝风去了?被咱们打的屁滚尿流了?”

    “你小子讲话理太偏!”

    眼见自己这边的叔伯们一个个急赤白脸的,太子朱标也忍不住怼了起来。

    其实自从大秦一统六国以来,华夏对战番邦蛮夷,基本都是碾压之势,因此身为汉人,自然不可能自行惭愧,觉得自己不如那些蛮夷。

    “本公子只是单指经商的人才,你们一个个激动个啥?鞑子皇帝手下这方面的人才,咱大明皇帝手下确实比不了啊!”

    “经商的人才?”

    朱英话音落地,众人不由面面相觑。

    朱英已经猜到了这群人心中所想,当下继续解释起来。

    “鞑子皇帝别的不好,但善于利用人才,因此朝中人才来自五湖四海,除了汉人跟鞑子自己人,还有波斯人、西域人以及色目人等等,这些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对于经商一道都是有一定见解的。”

    “再看看咱们大明王朝,能在朝中为官的,十有八九都不是出身底层的人士,大多都是书香世家子弟,这些人自然不会经商之道,因此说他们不懂也实属正常。”

    朱英淡淡的解释着。

    “原来如此!”

    “你小子早这么说不就好了?”

    “没错,俺就说嘛,俺们大明怎么可能不如鞑子?”

    ......

    朱英解释道这里,众人才算是明白了朱英想表达的意思。

    在汉人王朝中,对于社会等级是极其森严的,排在第一的一定是士,其次是农,随后是工,最底层的才是商。

    商人虽手握财富,但在社会上的地位,却并不高。

    眼前的李善长以及吴琳,就是典型的书香世家子弟,因此骨子里就是看不起商人的。

    便是徐达跟蓝玉这等武将,当初决定闯荡一番,那也是宁愿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朱元璋一起造反,也没选择做生意。

    因此在鞑子当权的朝代中,他们本身就对琴棋书画无感,反而器重那些懂得经商之道的商人。

    被朱元璋赶去漠北喝风,汉人重新当家作主后,朝中的文武百官不懂得经商之道,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既然如此,我有一事不懂,还望朱公子赐教!”

    “那鞑子皇帝手下的人才,他们怎么判断市面上的纸钞是多了还是少了?又是如何之道多了多少,少了多少,从而确定补印或者销毁数量的呢?”

    李善长稍微想了想,智商又重新占领了高地。

    “李不举呀李不举!咱就说这里就你最聪明了,咱大明没让你做宰相,实在是有点屈才啊!”

    朱英看了看李善长,一脸赞许,但话音落地,李善长再次脸色铁青。

    特娘的,咱是不是要管管咱这张嘴!

    也忒特么的曜事情了!

    再不管管,指不定哪天就死在这张破嘴上了!

    “朱公子,赶紧谈正事,鞑子那边到底咋判断的呢?”

    此时徐达也忍不住追问起来。

    只要知道了鞑子皇帝是如何判断这纸钞保持在什么数量上,那这些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说起来倒是也挺简单的,鞑子皇帝之所以可以判断纸钞的数量应该有多少,那是因为他们讲纸钞跟货物做过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