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蒋雨婷的心里慌慌的。

    手机此时又打进来一个电话。

    阎浩博。

    蒋雨婷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雨婷……”

    “你不用跟我多说!”蒋雨婷气愤道,“我就问你一句话,那个录音是不是你或者你爸找人放上去的?”

    电话那头是长达十几秒的沉默。

    “是我。”阎浩博最终承认,“我打电话来是邀请你继续协助我参加竞赛的。”

    “参加竞赛?”

    “主办方已经成立调查小组,能够坐实他成本造假的事情,被踢出局是早晚的事情。”

    “宋青黎那边,我爸已经沟通过了,她愿意让我进组帮助,不过我还没给她准确答复。”

    “无论结果怎么样,我都可以继续参赛,我希望你也是。”

    “不要错过这次机会。”

    好啊好啊。

    宋青黎在你们的说辞下,希望你带资进组,提高作品质量是吗?

    故技重施,宋青黎中招。

    现在又制造舆论风波,无论主办方怎么处理苏羽,阎浩博都能继续参赛。

    争取恢复名额,保底也能进宋青黎的组是吗?

    之前怎么没看出来,阎浩博竟然是这种人?

    蒋雨婷嘴都快被阎浩博气歪了,她心中对阎浩博仅存的一点好感,在这通电话中全都消失殆尽。

    “这件事,我爸知道吗?”蒋雨婷严厉地质问道。

    “你父亲并不知情。”

    蒋雨婷听到父亲没有参与,心里这才稍稍好受些。

    “雨婷……”

    “够了!”

    “以后你我一刀两断,不要再联系了!”

    ……

    迪西报社。

    “霍璐,给我倒杯咖啡。”

    “霍璐,我点的外卖到楼下了,你去给我拿上来吧。”

    “霍璐,我那个材料你整理好没?赶紧送来!”

    办公区域,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忙忙碌碌地跑来跑去。

    忙完同事们交代的“杂活”,霍璐终于能放松地坐在椅子上,长长地叹了口气。

    霍璐出生于中州最偏僻的地区,家境贫寒,父母靠务农供她读书。

    十几年寒窗苦读,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州戏剧学院新闻传播系。

    毕业以后,霍璐进入迪西报社工作。

    这家报社已有百年历史,就算是实习生,每个月也有税后一万元的薪水。

    这份工作在老家人眼里,是他们一辈子触摸不到的高度。

    霍璐也为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本以为自己已经实现了阶级跃迁。

    当她想这份工作上大展拳脚的时候,现实却给了她重重一拳。

    在她拒绝了几个男同事的骚扰后,就被联合起来直接孤立,主编对她的能力也有质疑,没有给予重用。

    每天就只能干一些跑腿儿的活儿,就跟打杂没什么两样。

    不想干?

    可以啊,直接滚蛋!

    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新闻传播毕业生,每个人挤破头都想进入迪西报社。

    霍璐好不容易熬过了两年的实习期,成为了正式员工,霍璐不可能因为一点点挫折,就毅然离职。

    她没有这个勇气。

    霍璐相信,只要她努力工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