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从5月28日开始,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数字,由两位数变成了一位数。

    接着这个数字,随着每个日升日落,逐渐变小。

    9、8、7、6......

    在每个高三学子眼中,最后的这十天时间,仿佛流逝的飞快。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从前的他们,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如今,算是真真正正的体验过了。

    老师们,也不再高强度教学,不再要求学生一天一科一张卷子,全部是在给学生做减压。

    高压的时候还好,也没有什么异常,而这高强度压力一下子不见,很多人都有些不适应,甚至是生病了,发烧、感冒一大堆。

    不过按照老师们的说法,这时候生病总比高考的时候生病好。

    身体比较弱的学生,开始前往医院打葡萄糖、盐水。

    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水仙一中的全体高三学子,在国旗前,进行了最后一次升旗仪式。

    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参加高中升旗仪式......除非是复读。

    随后,便是在高考前夕,拍摄毕业照。

    一个个学生们或不舍,或留恋的互相望着彼此,接着在毕业相册上,留下那道代表着青春印记的身影。

    徐征也不意外。

    曾经他以为自己重活一世,对于这些东西已经看开了,会活得没心没肺,可是当走到这个关口的时候,他依旧是感性大于理想。

    他不忍心告诉同学们,这毕业相册也许还没到大学毕业就会遗失了,或者说大学毕业后再也不会去看高中毕业照一眼。

    他也不忍心跟这些眼眶红红的、互诉心肠的同学们说,用不了两年他们在群里都会习惯性潜水。

    他投入地和同学们一起唱着《友谊地久天长》,去感受着青春岁月,每到毕业季,总是难免带着一些伤感。

    高考前两天,徐征和同学们气喘吁吁搬着几十斤的复习资料,将它们搬回宿舍,因为教学楼被征用为高考考场,晚上开始要拉起警戒线。

    在晚自习来临前,每一间作为考场的教室,都被打扫清洗得干干净净。

    同学们复习要么是在宿舍,要么是在图书馆,要么是在路灯底下。

    也是在这个时候,高一、高二的学生们都放假离开,整座学校只剩下高三学生,以及一直陪伴在他们身旁的高三老师。

    6月6日下午,所有高考考生看考场,熟悉考场,接受考前的考风考纪教育和参加外语听力试听。

    高考的脚步声,已经清晰可闻。

    明天,徐征他们将要正式踏进高考的战场。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注定是一场血雨腥风!

    谁能血染战袍,凯旋而归,而谁又折戟沉沙,化作一抔黄土,一切都未可知。

    高考,对大部分人来说,或许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当绝对是意义最大的一次考生。

    曾几何时,徐征也经常吐槽高考,认为这种应试教育扼杀人的天性,吐槽着种种弊端,将一个个公共知识分子的高论捧为盛典。

    可是后来,他明悟了!

    高考,它或许不是绝对公平的,但却让许多普通人,有了去争取公平的机会。

    可以说,全世界再也找不到这么公平的制度——高考!

    全世界再也找不到这样给底层青年向上流动的机会!

    在高考这个战场上,不管是富人的孩子,还是穷人的孩子,都得老老实实答题,分数就是硬道理,想要在高考上做一些手脚,难度可是相当大,风险也非常的高。

    高考考了一所不错的大学,那么毕业后找工作正常都差不到哪里去,十年奋斗正常都过得有滋有味的,除非是遇到黑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