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有史以来,甚至是古今中外的战场上,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就这么在瓦桥关下发生了。

    一场国战,居然愣是因为刘大炮好萧燕燕两口子唠了一顿,居然,暂停了。

    当然也不是全停了,太原的方向和整个太行山脉地区各种乱七八糟的小仗打得是更激烈了,但原本谁都以为应该是主战场的瓦桥关河北战场,真的是诡异的停下了。

    辽国的士兵和周朝的士兵全都懵逼了,打了一辈子仗也没见过这样的啊!

    当然,压力主要是在辽国那边的,周朝士兵因为是职业士兵的原因,巴不得这仗就这么一直停着才好呢,反正他们是拿工资的,开战期间军饷三倍少一个子儿都不行,现在这样他们既安全又舒服还能赚到钱,高兴还来不及呢。

    辽国那边的军队毕竟还是传统的义务兵制,压根就没军饷,都还惦记着家里的媳妇孩子和养的牛羊呢,这么干耗着,很快士气就耗得有点泄了。

    也幸亏这场仗,韩德让以及他背后的燕云豪强一个个都下了血本在配合,僵持的这一个月这些辽军将士们至少做到了吃好喝好伺候好,否则这辽军可能还真没那么大的耐心。

    当然代价方面,太原方向的辽军在这一个月里不停的在增调兵马,地形上来看人家是平原,还是骑兵,两线战场人家是说打哪线就打哪线。

    而太原方向现在就只有昭义军领着几个地方的节度使在死守,曹彬倒是给派去了,但他自己到底有什么用他比谁都有自知之明,就是几个节度使的调解员,他的侍卫司刚开始重建,压根就拿不出什么正儿八经邦邦硬的强军。

    周朝这头毕竟是步兵为主,中间还隔着个太行山脉,想从瓦桥关方向去增援根本就不可能,这步兵和骑兵打仗要是让人家牵着节奏走这仗也就不用打了,光累就能累死你。

    况且瓦桥关方向确实是周朝这边的核心地区门户,真不敢轻慢。

    其实这时候周朝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鼓作气从瓦桥关打出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太原我就打卢龙塞,因为东线不仅是周朝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辽国的核心区域。

    但问题是现在瓦桥关这头动不了啊,僵持着呢,就是皇帝亲自下诏,只要他不是亲自来,现在他恐怕也使唤不动这支天雄军和殿前司了,本来他们大战略上也是以消耗为主么,这么打仗他们也没什么毛病。

    反正言而总之,大家停得这一个月,或是从政治上或是在军事上,大家都挺难受的。

    当然,之所以能停这一个月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两国的军力确实相当,谁也别想占太大的便宜,这其实也才是刘大炮能谈的基础。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瓦桥关方面将士们偃旗息鼓,刘大炮却是忙成了一个陀螺,他在这连个像样的助力都没有,有关互开边贸的一系列前置条件一直都是他在商谈,可他一个人祸害,天天就这么辽军、周军的两边来回跑。

    而且后续的谈判过程中他也见不着萧燕燕和韩德让了,这个他也理解,毕竟不可能一直跟他阵前谈话么,人家那是什么身份,你让他去辽国的军营里谈事儿,他也不敢,赵德昭和石守信他们也不让啊,害怕把他给扣下。

    辽国扣汉人官员可有一套了,事实上韩德让的爷爷最早就是南朝那边派去的使者,结果耶律阿保机一看,嘿,这小伙是个人才,留下给我当大官吧,就给扣下了,你看这自孙后代在辽国不也干得挺好么,国事和太后一块给干了。

    不跟辽国谈的时候他还得在周军这边挨个军营去串门,他得去跟他们讲,他跟萧太后谈的是什么吧。

    就得讲贸易,讲和平统一,讲君主立宪,更得跟他们讲,这些事情谈成了之后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对大周有什么好处。

    比如说,他把钱借给辽国买机械设备的话,他不但可以从中收取一定的利息,还可以借此垄断棉布和羊毛在周超的一个供应情况。

    结合扬州本来就已经近乎垄断了的丝绸和麻布纺织行业,换言之他这差不多就垄断了衣食住行中,衣这一项了,利润是大大滴。

    而他的公司是股份制公司,公开募股是优先针对天雄军和殿前司开放的,赵匡胤和杨老太太都是大股东,换言之这个钱是大家的。

    这还不算,开封那头收到他们前线的消息之后还一连派了一串的宰相来向他了解情况,那是生怕他卖国啊。

    文官主战是天性,全世界都是如此,这些相公们对他们前线停战的这个事儿非常的不满,还一个劲的掰着指头给他们算账,说他们这样徒耗米钱什么的。

    说白了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说的好像他们是干耗米粮契丹就不是了似的,一应战术啊,战略啊,他们也不知道是真不懂还是故意装不懂,说的就好像武将都是吃干饭的怂逼,他们才是勇敢的战士一样。

    干干干,整天就知道张罗着干,可烦人了。

    至于刘大炮本人,那就更是没什么好话了,他们本来就看刘大炮不顺眼,几乎就要把他往勾结敌酋的汉奸那个方向去骂了。

    咬死了刘大炮是为了他的商业利益,为了殿前司那些牙兵的利益,弃朝廷的利益于不顾,往死了咬他就是在通敌卖国,尤其是他还要借钱给契丹买机器的行为,更是被上纲上线。

    刘大炮还得跟他么解释,苦口婆心的解释,能不能听的进去都得解释。

    事实上刘大炮还真觉得挺冤枉的,他就够爱国的了,这事儿但凡是经商的人都能明白,这贸易区真要是建立成功了,对周朝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儿,毕竟再怎么说,周朝才是生产力更先进的那个,将来如果真有一天和平统一的话,也一定是那个经济总量大的去和平统一小的那个,是文化先进的去统一文化落后的那个。

    就算是站在民族的角度去考量,人家辽国那边的汉族已经开始攫取政治权利了,真要有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也一定是汉人去和平统一契丹人,甚至可能到时候大概率已经没有契丹人了也说不定。

    事实上原本历史上的契丹皇族,也就是耶律,在辽国灭亡之后大多也都改姓了蒋,他们和汉人已经几乎没区别了。

    一个农耕文明,能用经济战的手段去打击游牧民族,不用?上赶着要跟他们开战?

    收复燕云说起来容易,你做起来试试?说白了真要收复燕云对辽国来说那就是灭国,辽国是那么好灭的么?这跟后世那些成天叫嚣着要和漂亮国开战的网友有什么区别?

    这贸易区一旦建了,刘大炮甚至有一定把握在十年之内让大辽境内通行他们大周的货币!更不用说,刘大炮还有个房票换货币的计划了,一旦货币进入到纸币阶段,上了金融手段,想掏辽国太容易了,至少比抢辽国要容易得多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