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月娘回来了。”杨婶子正正好从陆家出来,身后跟着袁氏。

    “杨婶儿,娘!”陆云月对着两位长辈笑的乖巧。

    袁氏戳了戳越发活泼的小女儿的额头,嘴上说着:“这丫头,越来越野了,一大早就出门,现在才回。”语气亲昵。

    “出门走走也好。”杨婶子见她们高兴,也不多说,对两母女告别:“我得赶快回家做饭了,家里那口子还等着吃呢。”

    送完了杨婶子,袁氏带着女儿进门:“玩的可开心?累不累?娘给你冲碗糖水喝。”

    陆云月拉住闲不住的娘亲:“娘,我不累,爹把糖买回来啦!”这几日地里的农活将将做完,还需得过些时日才能播种。陆父便趁着这段时间去了镇上,买些吃的用的。

    “是啊,你个小馋猫。”袁氏笑眯眯,眉眼间看着与陆云月有些相似。

    “你爹和哥哥买了糖回来就去茶馆了,还买了点心,快尝尝喜不喜欢。”说着拿了油纸包出来,递了一块给女儿。

    点心和糖都金贵,这一小包只有四五块巴掌大小的糕点,都要二十文钱。

    陆云月接过来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其实相比于前世自己做的糕点都粗糙许多,但吃着吃着,嘴里的甜味渐渐蔓延到心里:“好吃!娘你也吃。”知道她舍不得,陆云月直接把剩下的大半块糕点塞进了袁氏嘴里。

    “你呀……”感受到嘴里散开的甜味,袁氏揉了揉小姑娘的脑袋,笑的开心极了。她心疼女儿,女儿也心疼她。

    “剩下的几块,等爹和哥哥回来咱们一起吃。”眼看着袁氏又要拿一块出来补给她,陆云月连忙说道。她不愿吃独食,有好吃的合该大家一起分享,帮着袁氏重新包好了油纸。

    女儿念着爹娘和哥哥,袁氏自然不会反对,笑眯眯的任她放好了点心。

    “娘去做饭,你杨婶子送了些鸡蛋来,中午给你蒸蛋羹吃。”

    “谢谢娘~我帮您一起!”

    陆云月挨挨蹭蹭的,像小尾巴一样跟着袁氏帮忙。

    分了一半蛋羹给袁氏,陆云月琢磨着要怎么解释自己会做奶茶的事。

    自家有茶馆,陆云月特意问过了父母生意如何,自己也趁着天气好过去看过。

    因是官道,宽敞不说,还安全。大雍和平安定,今上政绩斐然,知人善用,很是重视人才,更容不得贪官污吏。百姓的日子虽说大多数还是过得清苦,但也都有了安身立命的依仗。

    自几年前杜秀才赶考路上遭了匪徒杀害,辖区内的县令连忙带兵剿匪,生怕被人检举个尸位素餐,不作为。

    因此如今阳水县安稳了许多,更是没有贼匪敢来官道上撒野。

    路过的行人见了此处有茶馆,大多都愿意停下来歇一歇,买几杯凉茶解暑,或者在冬天买了热茶暖暖身子。

    更别说茶馆里还有干粮小菜,加些钱还能再买一碗杂粮粥。价格便宜分量又足,有些个常常经过此处的行商每次都来照应生意。

    陆云月发现,行商大多都有些家底,心善的甚至愿意给商队的护卫没人买上一杯茶,一碗粥。

    但陆家家底不丰,拿出来的茶叶也都是自家摘的茶叶,干粮更是大多都是粗粮。饱腹足以,味道在那些富人看来便并不算看得上。

    因此陆云月想着做奶茶,卖给这些愿意花钱的富商。

    自家喝的奶茶并不难做,原材料也很简单。砂糖今日陆父买了一些回来,价格很贵,但陆父一向宠女儿,只当是女儿嘴馋,问也不问的便花了一百二十文买了两斤回来。

    做奶茶需要的糖不多,她也不打算做的太甜。这个时代糖和盐都是贵价物,盐是必需品,但糖可不是人人都能吃到,就如那点心,只一点糖便能卖出高了一倍的价格。这二斤糖够做好一段时间的奶茶了。

    茶叶自不用说,村里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茶树,陆家自然也一样。如今茶馆里的茶便是用的自家炒制的。

    牛奶自家也有。从前她身子弱,听了大夫说的喝些牛乳能增强些体质,陆父便和袁氏攒了钱,前年去镇上买了一头奶牛回来。

    这个时候人们都嫌牛奶太腥,很少有喝的,奶牛又不如其他耕牛,价格要低上一些。

    每天能有十多斤的牛奶,不仅陆云月,陆家其他人一起喝也喝不完。

    如今只是试着做些,倘若卖的好,糖和牛奶不够也能攒了钱再买。

    吃过饭,陆云月叫袁氏去休息,自己洗了碗。

    昨日因为担心自己身体变弱叫父母惊慌,她晚上好一会儿才睡着。现下吃饱喝足,睡了午觉,直到快黄昏才起。

    袁氏中间进来看过一次,见了女儿睡的红润的小脸,爱怜的摸了摸便没再打扰。

    睡醒后起身,见着天色渐晚,陆云月连忙拎了小桶出去,准备煮奶茶。她已经跟着爹娘学了挤牛奶,今日只是试做,需要的分量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