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众人不应她。

    卫音荀只觉得遍体生寒。她诚然晓得如今形势是宁沽南占尽天时地利,可宁沽南若真是得势了,又岂会真正饶过他们卫氏一族。恐怕到了新权更替那一日,便是要屠尽他卫氏满门之时了。

    她和他共同生活了十年有余,又怎么会不明白此人的心思非常人可想的深沉。旧年的事情恐怕他桩桩件件都是刻划在心中的。只是卫氏盘根错节早已经屹立有一百多年,跟本不是他一己之力能根除。若是来日大权得握,第一个就是要的清算当年的账。何况,在他这样一个冷淡无情的人,在心中却恐怕将姝水看得颇重。

    卫音荀朝着族人的脸,不免心中生出了股悲凉。若是旁人举事,恐怕卫氏能搏一搏,可宁沽南……她如今是万万不想此人能成事的。因为宁沽南成了天子,就再没有卫氏一族,恐怕他们的下场会惨得很。

    “……我便倚老卖老了,阿荀啊,你的这些兄弟子侄,也都是在官场混迹多年的了。”

    卫音荀垂下眼睑,想起这些年来她尽心竭力为族中筹谋,到头来却是以为另找了出路。可不过是一条绝路罢了。她缓缓转动视线,将在场每个人的脸都看了一遍,说不出的滋味来。可她素来不爱强求别人,今天也只强求了宁沽南一人,只是当中辛酸也只有她自己晓得。

    “阿荀,你说咱们卫氏之女,说是成事那一日你理应成为……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阿荀,卫氏一族可都是为了才这般鼎力相助呀。”

    那位辈分高的卫氏叔伯又忍不住改口劝说,余下人也都是应着他点头称是。

    卫音荀实在听不下去,站起了身,脸上的情绪一点点抽离。她久病缠身,面容早就被耗得如白纸一般苍白,可再苍白也比不上她此时的心境。

    好得很,果真是好得很。

    卫氏从来是个大担子。虽是担了四大氏族的名声,可内里早就不容从前。族支庞大,支出就大得吓人,可是这些叔伯太爷长辈的吃穿用度却都讲究的厉害,非山珍海味不举筷,可族中后起之辈就少有资历出众的。这些年,她着实为了这个家耗费了许多的心思。如今……眼见着他们都不需要自己了。卫音荀背过身,抬头看着正堂的墙壁上挂着的一张先祖画像,叹了口气道:“我自小身子遍不好,如今叔伯子侄既然都能商量着拿主意了,我便也将族中大权交还给诸位了。”

    堂下坐的几人早盼着这日,方才听她说完,便忍不住露出了笑意来。只是一瞬又都收敛了起来,闭了口谁都不愿意先抢了话头去。试想他们都是男人,年岁又都长于卫音荀,哪里愿意处处受这个病气缠身的女人管制。积年的不服气,只等着她交出族中大权了。

    “哎!阿荀!你这又是何必……”

    卫音荀转过头来,虚弱一笑,对着卫二老太爷道:“二伯,我思量这件事情有些日子了,今日这一回去,也不知又要多久才能再出来。二伯为了我这个身子着想,也当让我把这族中大权交换出来。”她说了一半便忍不住抽出软帕捂着唇的喘息了会,“族中开支收入,宅子地契稍后我就叫人送过来,烦请各位到时候开了宗祠交接清点,若有什么不明的地方,查人去侯府同我说。待我看过后,再一一回复了。”

    言已至此,在场诸人也都不在假意推辞,纷纷合着卫二老太爷的话,怜惜了一番卫音荀的身子,又嘱咐她好生休养。

    卫音荀再坐不下去,也没了心思同他们寒暄周旋,恹恹的别过头咳了两声,推说身子不好便离开了卫府。

    时已是皓月当空,漆黑的夜幕严密得透不出一丝风来。卫音荀转头看了一眼方才出来的堂屋,里头灯影交叠,怕是都在紧着高兴,竟也无一人出来相送她这个先前的当家人。

    呵,这就是她苦心经营的卫氏了。

    卫音荀出生世家,其实也见惯了这样的事情,越是权门子弟越是会趋炎附势,或许是早刻在骨子里头的本性了。她并不伤心,却也说不清此时心中是个什么滋味。

    沿着小路走出,卫音荀伸手折了一段枝桠,上头繁花锦簇,间或点缀了几片翠叶。她拿了放在鼻子前嗅了嗅,气味并不好闻。人生之事也大多这样,十之□□是不如意,又哪里有这么多十全十美。

    等出了卫府的门,侯府的马车正大咧咧的停在正门口。玉风手腕间搭着披风,正坐在马车前头百无聊赖,猛地抬头见到出来的卫音荀,立即上前,将披风披在了她的肩头。“夫人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怎么了?夫人你脸色这样白……”

    卫音荀望着眼前这人,生得清隽俊秀,她速来喜欢这样的长相,如宁沽南,如萧淮。甚至在玉风的这张脸上,她能实实在在的瞧出前头两人的影子来。可是他们又是不同的,玉风同他们二人不同。

    玉风不通文墨,甚至有些话说来都是有些粗陋。

    当年的卫音荀艳羡才子,而今日的她却觉得玉风这样的才能让能亲近。

    “夫人……?”

    卫音荀收回心思,拢了拢肩头的披风,朝着马车走去,“没什么,回府吧。”车马是宁邺侯府的车马,不过却没有配车夫。自上一次后,玉风颇花了功夫去学了驾马车。

    “夫人。”卫音荀才刚入了马车坐定,外头就有一道熟稔的声音响了起来。她掀开了车窗帘子,见卫海已经站在了车外头。

    “夫人,卫海当值,才知道夫人来了……”

    卫音荀点了点头,在卫氏小一辈中,她素来看好他,所以往日也颇多提携照顾。所以他这时特地追出来解释,也并不意外。卫音荀不开口,正待搁下帘子吩咐玉风驾马,卫海又骤然一步朝前。

    他的手仍然握着佩剑,双手抵靠在车窗上,“夫人,不论卫氏如何,卫海受夫人之恩,不敢忘怀。卫海愿意追随夫人左右。”他神情坚定,因为是行伍出生,说出的话也带了铿锵的果决。

    卫音荀回头,看着面前不远的这张脸,不由蹙起了两道淡淡的烟眉。“你是卫族子弟,可知此举的后果吗?”

    卫海紧抿着唇。

    “你有这份心意我知道就行了。”卫音荀心知如今就算有卫海在身旁,也无力改变什么,而于他自己更不能有什么好的。马车缓缓行开了几步,卫音荀又掀开了车窗帘子。

    卫海原本立在原地,见状立即快步上了前去。

    “不管来日天下形势如何,卫氏恐怕都不得好。”卫音荀到底于心不忍,对着这个颇为看中的侄子提点了一句。“眼下的局势复杂,你须得仔细看清楚,不要一味被族中长辈牵引着走。该拿决断的地方,便要当机立断。”说罢,卫音荀又低声咳了几道。她搁下了帘子收回目光,自此从卫府出来,她恐怕是再无机会也不愿再踏入这个地方一步了。

    ——

    宁邺侯府。

    宁沽南难得空闲,便从书楼下了来往前厅去。府中各处都点了灯,哪里都是亮堂堂,就是仆从婢女干活都比往常殷勤卖力了许多。

    今夜正是皓月当空,天上那一轮明月独悬,垂下淡淡的月华。落在宁沽南的身上,仿佛是从他自身散发出的清贵之气。

    “侯爷,林沉衍并未歇在公主府,回了林府呢。”随在他后头的心腹小心回禀着。

    宁沽南漫不经心的哼了声,走了许多路才骤然出声道:“他自然是不会住在公主府的。”

    那心腹是个三十多的男子,留着撮小胡子,手上不紧不慢的摇着羽扇,一副精明算计的模样。

    “都怪我那兄弟办事不利,没能将侯爷吩咐好的事情办好。”那男子用羽扇掩着面,一副懊恼后悔的模样。其实哪里是他什么亲兄弟,只不过是是同一个姓的远方表亲罢了。被安排进了公主府挑些事情出来,可惜,并不如他们之前所设想的发展下去。

    宁沽南面上无甚波澜,似乎并不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要的是离间裴揽光和林沉衍之间的关系。他太了解裴揽光了,她在自己跟前这些年,自己又怎么会不了解呢。她身体里留着裴氏的血,而裴氏最大的弊端就是生性多疑,她也逃脱不开这样的本性。

    他所做的,不过是播下一颗小小种子,而它便会在揽光心中深根发芽继而无限长大。

    “过犹不及。”宁沽南只是缓慢的吐出了这四个字。他这几日不苟言笑,肃然得紧,可怕怕吐这几个字的时候,却带出了些许笑意。

    “可是……这个林二公子将府中一多半的人都发落到了庄子里头去了。”男子摇着扇子,迟疑着说道,他是怕其中有不妥的地方。可公主府中下人来历,他早就派人摸查得一清二楚了,加之里头还有他们自己安排的人,的的确确是没有的半分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