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培华那群家禽最终没有上成税。朱大帅大张旗鼓地索税几次被拒后,居然一反常态,没有强行拉走家禽不说,还找了个有人诬告的台阶顺溜溜地下去了。大帅府办事人员下来还肯请培华务必要再多养些家禽,以保证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

    顾校长根本不相信帅府的说辞,也不认为这是朱大帅自己忽然想通了,才网开一面。她怀疑另有热心人在暗中帮忙,代学校说了情,否则以朱大帅一惯吝啬的脾性断不会这么轻易就罢手。只是,这件事情调查起来漫无头绪,到最后学校也没能搞明白真相。

    学校里的家禽可以光明正大地饲养,师生们的心情也逐渐恢复平静,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教与学中,没有人注意到那几天朱秀颖特别轻快的脚步。

    进入十一月份后,气候慢慢变得寒冷,学生们的室外活动锐减,大家都穿上了薄棉衣。

    培华在这个季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室内活动,其中有一项是举办英语竞赛。

    每个班级都被要求成立一个由三名英语口语能力较强同学组成的竞赛小组,然后不分年级进行全校大抽签分组淘汰赛,每个小组第一名将进入决赛,经循环赛后再决出最终的前三名。

    初一一班的英语代课教员为此即欣喜又苦恼,原因是班上报名要求参加的同学太多,为选谁不选谁大家都快吵起来了。没办法,她只好在该班先期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选拔,这才定下了参赛小组。

    素秋、何欣然,还有金小小分别排名前三,顺利入选。她们又惊又喜,课余加紧练习,誓要为班级争光。

    何欣然和素秋的英语都是家传的底子,金小小则完全是靠刻苦学习得来的好成绩。她自知比不过那两个,每天起得很早对着小镜子练习口语,从而避免成为那个拖后腿的。

    素秋同何欣然见金小小这么努力,也不好意思偷懒。三个女孩子常常一人抱个汤婆子,躲在无人的水房里相互比照着练习对话,纠正发音提高听说能力,直看得刘娣她们既惊讶又好笑。

    淘汰赛开始后,三人一路顺风,竟冲进了决赛。班主任舒曼惊喜交加,特许她们每天下午大自习课自由活动,让她们临阵再磨磨枪。

    培华很注重学校的形象和声誉,除定期邀请校董、学生家长来校参观外,此类竞赛也会经常在最后公开进行,届时校董及家长们都会来旁听。

    得到素秋即将参加英语竞赛决赛的消息,琉玚比艳春还兴奋。他兴冲冲地通知琉珏、琉璃,然后开车带着两个妹妹及艳春赶到培华竞赛的礼堂,还搬出各种零食请他们品尝。

    “表哥,你不知道这里是不允许吃东西的吗?”琉珏委婉地提醒,将一袋零食推回去。

    “那有什么?只要不弄脏地面,吃点东西能怎么的?”琉璃不以为然地丢进嘴里颗胡豆,故意很响地咬了一下。

    琉玚讪讪地将零食收进袋子,嘀咕:“在法国上课都是可以吃东西的,这里不过是礼堂,何必?”

    “琉玚兄,你看看,这里坐了多少学生?她们都还是女孩子,哪个吃东西了?咱们好歹痴长几岁,不要让人看见闹笑话。”

    艳春对琉玚的举动也颇为头疼,温和地提出意见,不致让他太尴尬。

    琉玚四顾,果然看见不少身穿培华校服的女孩子正安静地散坐在家长中间,没有人在吃零食,而且已经有人在扭头看琉璃,脸上显出不耐烦。

    他赶忙将零食一包塞到座位下面,然后坐直了身体摆出一付正经的模样,瞧得琉珏他们暗暗发笑。

    不一会儿,两组竞赛选手和裁判员都相继上台入座。铃声响过后,首先开始的是必答部分。

    素秋她们这组的竞争对手是六年级二班的学姐。两组选手分左右坐开,一组比另一组看上去明显要成熟,场面略有些滑稽。

    “咦?不公平嘛,怎么可以让年纪相差这么多的学生同台竞赛?小秋她们不是吃亏了吗?”琉玚小声对艳春说,满脸不平。

    艳春不置可否地摇头,没有回话,只管注视台上的素秋。

    素秋坐在金小小和何欣然中间,脸上神情专注,气色还好,不像是身体不舒服的样子。看得艳春总算是放下一点担心。

    他正在代素秋捏汗,虽然深知她的英文其实是好的。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同一个竞赛项目是培华的传统,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消除人们学习好坏以时间长短论的旧观念,强调“闻道有先后,学业有专攻”的理念。对于这一点,艳春很是赞同。

    台上的三个女孩子着统一的校服,腰杆笔直地坐在桌子后面,凝神听学姐答题,谁都没有向台下瞟一眼。

    轮到素秋她们这组回答问题时,何欣然是第一个,很顺畅地答对了。素秋起立,认真听教员提问,也很快回答完毕。

    及待到金小小,她已经紧张到白皙的脸庞更加白上来,连手指都在痉挛。好在必答部分的问题并不是很难,她也过关了。

    艳春轻轻吁口气靠回椅背上,感到自己真的是过虑。素秋的英文水平对待这种程度的提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他关心则乱,竟然忘记了。

    参加竞赛的学生英文都很扎实,虽然教员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可是两边都是没有出任何差错,顺利地完成了必答部分。

    当台前记分牌上出现相同的得分时,台下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短暂休息后,竞赛进入第二阶段的抢答部分。由教员先念出问题,然后两组选手举手抢答,答对得分,答不对扣分。

    几番提题下来,两组得分终于出现差距,六年级组比素秋她们多出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