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九月底,沈伟终于收到了M县教育局的公函。

    沈伟同志:

    请于本月廿五日赴我局,接受分配。

    M县教育局(公章)

    年月日

    沈伟接到信函,沉浸在一片遐想之中。终于能离开这个邋遢、窝囊的所在了,终于可以走向新的生活天地了,十几年的所学就要派上用场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激动是未经历者所不能理解的。

    这只能是一个方面。他更担心出什么意外。若调县一中或镇中,只需下一纸调令,何必让人往来奔波?不,也许领导还有话训,还要征求一番自己的意见呢!

    调一中照理说应该没有问题(起码现在可以这样说,今后本科生多了,老兄甘愿让贤);一中实在没有空挡,城关镇中学绝对没有问题,那里还有十几个个初中班哩……

    沈伟下了班车,在通往M县教育局的柏油路上急匆匆走着。

    他敲开了教育局人事股办公室的朱漆大门。

    里面正襟危坐着M县教育局丁局长和人事股阎股长,还有几个不认识。程仝连忙站起来拍他的肩膀,他们都是X镇的人,难怪沈伟走时去找他没找着他的,原来早来了!

    丁局长,四十岁不到,人生得富态,“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生就一副官相。听人说,在学校时,他还是一名主力中锋,篮球打得特别好。他呷了一口茶,点点头,木马胯子动也没动,平静的说:

    “现在人到齐了,就算正式开会了。”他点燃了一根烟,看着窗外的盆花,瞧也没瞧两位与会者,“首先,我代表M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欢迎你们。你们都愿意回家乡,决心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很好,很好嘛。你们也了解,我们这个县缺教师,,尤其是中学,大专生少得可怜!这个嘛,要调整的。嗯……关于你们——上面的文件下来好多天了,你们都分回来了,很好嘛。现在,当着我们的面,你们二位可以对此次人事安排发表一下意见。”

    说完话,他掏出一张光洁的纸,像有公章,顾自摩挲着,把玩着,像玩味一件稀世珍宝样。

    程仝和沈伟都像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坐着,迷茫的对看着,不说话。这种话可不是随便说的,说得好就好,说得不好,也许你这一生就断送了。

    这些,他们都明白,还在学校里,老师就教导过,同学们就反复讨论过,只是那时候可比现在慷慨激昂多了。他们把迷茫的眼光转向阎股长。

    阎股长比起丁局长,老多了,瘦多了。满嘴络腮胡子,斜插入鬓角。阴沉着脸,像二位得罪他了似的。初见面,很可能以为他定被什么事情袭扰,或许他正在苦苦追索着什么,而又得不到。这时候,阎股长抬起了头,望着天花板上的电扇,慢吞吞的从裤兜里掏出手帕,揩了揩马脸上的一层细汗,末了,又掏出一个袖珍本本,瞟了二位一眼,冷冰冰的说:

    “你们说说吧,现在的青年人思想活跃,我们愿意听听你们的意见。管人事难啊,希望你们能体谅领导的苦衷……”

    “向火向柴头,听话听落头。”好一个“难啊”、“体谅苦衷”啊,不是明说:你们没有好下场!中文系的,这点味儿还品不出来?

    沉默了十几分钟。沈伟的头“嗡嗡”轰鸣,闷疼起来,脸上露出了烦躁的表情。程仝清了清嗓子,准备说话了。沈伟怀疑他们是否有预谋,否则,他为什么不等自己一路而先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