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一十八章突厥使臣

    众人来到长孙皇后的寝宫立政殿。

    唐太宗道:“皇后身患重病;昏迷不醒,大夫前来治疗,若能好转朕定有重赏”。

    逍遥回道:“回皇上;治病行医乃晚生的职责,无需任何赏赐”。

    由于有“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束缚,医生给宫内妇女看病,大都不能够接近身边,只能根据旁人的口述诊治处方,逍遥自然也不能例外。穿着粗布衣衫,皇后的“凤体”他更是不能接近的。于是逍遥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娥婢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他根据这些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研,已基本掌握了皇后的病情。最后逍遥取出孙思邈赠送的细丝,叫宫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捏着线的一端开始感知诊脉。良久;逍遥才诊完了皇后的脉。

    逍遥对唐太宗道:“启禀皇上;晚生已对娘娘的病症经过了查问诊脉,诊断其为胎位不顺。民间称之为儿扳心,故而难产十多个月不生,致使皇后娘娘身患重病。”

    唐太宗听完以后,连忙问道:“大夫言之有理,但不知大夫该如何治疗”?

    逍遥回道:“只需吩咐宫娥将皇后的手扶近竹帘,待晚生在娘娘中指上扎一针灸即可见效”。

    唐太宗对宫女下令道:“快;快把娘娘的手扶近竹帘让大夫行针灸”。

    于是宫女将长孙皇后左手扶近竹帘,逍遥看准穴位扎了一针,长孙皇后感到针扎般的疼痛,浑身一颤抖。不一会儿,竹帘传出婴儿呱呱啼哭之声。

    一位宫女急忙跑出来道:“恭喜皇上;大夫针灸之后娘娘产下了皇子,人也苏醒了”!

    在场的所有人脸上均露出了笑容,包括逍遥;燕子和唐太宗。

    唐太宗闻言大喜,对逍遥道:“大夫果真医术精深;妙手回春,实乃华佗在世!今日大夫医好娘娘疾病,顺利生下皇子,该算奇功一件。朕留你在朝执掌太医院,不知大夫意下如何”?

    逍遥行礼谢道:“晚生多谢皇上厚爱;只是晚生一介草民,逍遥自在惯了,恐难以适应为官之道,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唐太宗没想到逍遥会回绝了他的好意,一时语塞:“这·这个··”。

    这时一位将军从太极殿赶来,像是有事急匆匆来报。

    将军报道:“启禀皇上;突厥使臣来朝晋见,现已经大殿等候”。

    唐太宗对下人们道:“好好照看娘娘,朕稍后再来看望”。

    下人们一同回道:“是;皇上”。

    唐太宗对逍遥和燕子道:“两位请随朕到大殿吧”。

    逍遥和燕子又随着唐太宗和其他人一起回到了太极殿,之前的文武百官依然还是那么多。不过;此时还多了几位从突厥来的使臣。

    突厥使臣们对唐太宗行礼拜道:“参见大唐天子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太宗回道:“使臣不必多礼,请平身吧”。

    突厥使臣一起谢道:“谢天子陛下”。

    唐太宗问道:“不知使臣突然到访大唐所谓何事呀”?

    一位突厥使臣回道:“我王可汗得知天朝皇后娘娘凤体欠安,特嘱咐臣等带一些贡品前来慰问”。

    这时文武百官和唐太宗都明白了突厥使臣的来意,原来可汗借着现今皇后娘娘身体欠安之事前来为慰问,实际上是来大唐打探虚实的。

    唐太宗问道:“有劳可汗费心了,依朕看;你们不会单纯为了此事专门到长安来吧”?

    突厥使臣回道:“圣上英明;我等到长安前来确实还有一事”。

    唐太宗道:“不知可汗会有何等大事,需要派使臣到长安来呢”?

    突厥使臣回道:“我突厥境内有人出了一副墨宝,此墨宝仅有上联没有下联,我突厥境内尚无人能对。久闻大唐长安乃天朝上邦;泱泱大国,想必是人才辈出,所以可汗让我等带着这幅墨宝前来,希望我等可以带着下联回去复命”。

    唐太宗笑着回答:“不知可汗获得了何种墨宝,取出来给大家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