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幽州, 蓟县。

    以郭嘉为主的使臣甫一到达治所,公孙瓒就亲自带着人上了门。

    郭嘉一点儿也不意外地起身相迎,拱手笑曰:“公孙府君怎么亲自登了门?”

    公孙瓒也跟着笑起来, “使者舟车劳顿,我作为此地之主, 岂能不略尽地主之谊呢?”

    直接称自己为此地的主人——公孙瓒这位辽东太守,竟是一点儿也没将幽州牧刘虞放在眼里。

    话音刚落, 跟随他前来的侍从便献上了各色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郭嘉作惊喜状,眉眼弯弯地拿起一块羊脂玉佩赏玩了起来。

    片刻后, 他满脸为难地将玉佩放回原处,犹豫道:“这……怕是不太妥当,都是为朝廷办事的人, 某岂能如此行事呢。”

    公孙瓒哈哈大笑,“不过是一点小心意罢了,使者有何为难的呢?”

    “恭敬不如从命。”郭嘉的眼角眉梢俱是笑意,“那某就谢过府君的好意了。”

    “府君快快入座。”

    公孙瓒毫无谦让之态,大摇大摆地坐到了内室中的首位,开门见山地问道:“使者千里奔波而来,所为何事啊?”

    “府君勿忧, 天子对您并无怪罪之意。某此次前来,只是奉了朝廷的敕命,来为刘使君加封的。”

    倒是与他先前得到的情报一致,公孙瓒心想。

    “原来如此。”

    他忽然皱紧了眉头,有些为难地说道:“只是……使者有所不知,那刘虞不但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还对天子有不臣之心!”

    “这样虚有其名的不轨之徒,如何值得朝廷的频频加封啊。”

    郭嘉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瞠目结舌地说道:“这……竟是如此?”

    “正是,幽州百姓苦其久矣。使者此次前来,怎能不惩恶扬善,救黎民与水火呢?”

    郭嘉面露难色,“只可惜,我等奉旨办事……”

    “唉,怕是要让公孙府君失望了。”

    公孙瓒闻言怫然不悦,猛地起身,目光如炬地看向郭嘉,一字一句地强调道:“刘虞罪大恶极,理应抄没其家族,斩首于西市。”

    “府君莫要冲动,陛下对刘使君观感颇好,必不愿府君如此行事啊。”

    锋利的宝剑立时出鞘,在室内折射出一道银白色的亮光。

    公孙瓒毫无预兆地将利剑架到了郭嘉的脖颈,明晃晃地威胁道:“刘虞其罪当诛,你可还有异议?”

    郭嘉战战兢兢地闭上了眼,急急忙忙地回道:“无异议,无异议,府君说的都对。”

    “既如此,明日你在宣旨之时,直接派人捉拿刘虞即可,我会着人押送他到西市问斩。”

    郭嘉诚惶诚恐地回道:“是是是,某一定遵从府君的吩咐。”

    公孙瓒鄙夷地瞥了一眼抖个不停的郭嘉,意有所指地说道:“幽州纷乱,少个朝廷的使者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说完他便收了剑,头也不回地带着侍从离开。只是,他离开之后,一群披坚执锐的甲士立刻上前包围了郭嘉临时下榻的驿馆。

    房门也随之被关闭。

    郭嘉却毫不在意,他无所谓地拍了拍自己的衣袖,然后从那一堆珠宝中找出了张辽派人暗中藏进去的纸条。

    ——已取信于刘虞旧部,勿忧。

    郭嘉轻笑一声,随即便将这张小小的纸条扔进了室内的火炉之中。

    幽州之事,便端看明日结果了。

    兖州,范县。

    在一片人心惶惶之中,范县迎来了天子的第三次降诏。

    依旧是给荀彧的加封诏书。

    只不过,相较于前两次,这次的封赏更为优厚。天子不但给了他列侯的职位,还用尚书令的官职征召他入朝为官。

    大汉政事悉归尚书台,而尚书令正是尚书台的最高长官。它虽然只是个食禄千石的官职,却是真正的位卑权重,在大汉朝廷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荀彧照旧严词拒绝,然后向天子递了请罪奏疏。

    这日散值后,曹操忽然开口叫住了荀彧,“文若。”

    荀彧驻足转身,笑着望过去,拱手行礼道:“主公有何事寻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