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42章蛛网盘丝!

    永徽。

    徽,美好之意。

    在太宗皇帝创建贞观盛世之后,大唐将永远美好,这是君臣共同的愿望。

    从某种意义上,这不是李治这个天子的永徽,而是贞观旧臣的永徽,李世民所留下的文臣武将,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属于李治的新时代。

    在无数人心中,这依旧是贞观之世!

    只是太宗皇帝不在了。

    事实同样如此,长孙无忌、洛玄凌、李绩、褚遂良,还有许多人,并不需要李治做什么,无数大臣沿着贞观之政所开辟的大道,继续向前,大唐依旧鼎盛,且越来越鼎盛。

    他就算是想要利用一些案件去牵连,但天高皇帝远,根本就牵连不到。

    洛君卓将洛玄凌塑造成一个为国为民的形象,就是告诉李治,我的叔父,自己有时候都不和长孙无忌计较,所以天子伱受点委屈,我叔父可能不会在意,觉得没什么,如果你没有上好的理由,我叔父可能会觉得你小题大做,赵国公还是有功劳的。

    李治闻言有些犹疑,他这个人的性格的确是有些暗弱,在背后搅风搅雨,玩玩阴谋可以,但真的让他走到台前,去据理力争,去硬抗事,他还真的有些做不到。

    洛君卓常日伴在李治身边,更是说出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天子是先帝的孩子啊,他对于权力,是有执念的。”

    ……

    在小心眼之外,他骄狂。

    这是一个从来都不曾出现在洛氏家风中的词语。

    庭阁之中,晋阳嘻嘻笑着在洛君卓怀中乱拱,和洛君卓嬉笑打闹,她年纪还不算是特别大,刚刚双十年华,因为还没有生育的关系,有时候还像是小孩子一样,喜欢在各种场合躺在洛君卓怀里,这实在是一种习惯,从小时候她就如此,喜欢挂在洛君卓身上,现在依旧如此。

    洛玄凌,乃是武将,从不曾在三省六部任职,对政事自然是没有什么发表意见的余地。

    武曌的安慰让李治恢复了一点,他有些苦恼的说道:“朕不明白为什么英国公会一直想要辞职,朕也不明白雍国公,为什么有时候对舅舅不满,但对于舅舅的政策,却又不反对,朕有时候想要和雍国公联络一番,却又不敢,朕不知道雍国公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治喜欢待在武曌身边,他的确是爱武曌,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武曌和他一条心。

    “天子哥哥?”

    为什么在先帝时,是一套说辞,到了陛下这里,又是一套说辞,先帝固然是圣王,难道陛下就是桀纣之辈吗?

    ……

    朝野内外有许多派系,中央的派系,地方的派系,而洛氏独立一派,以洛玄凌为首的洛氏实力强大,却又置身事外。

    一个帝国的中心便是政治,强大的君王首要之务,便是维持政治中心的稳定,使群臣不汲汲于争权夺利,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将精力用在斗争上,那治政便会出现问题。

    皇后无子,是第一不稳;皇帝宠妃有夺后位之心,是第二不稳;皇后德不配位,是第三不稳;武曌能力太强,是第四不稳。

    四人闲聊了一会儿后,李治便进入了正题,他最想问的便是洛玄凌对于他这个天子是什么态度,对于长孙无忌又是什么态度。

    武曌太聪明了,她大致能猜的出来,但她不会把真相说出来,说出来就太伤天子的心了,而且也会伤害天子和洛氏的关系,“天子或许可以去问问君卓公子,他和天子您从小一起长大,就像是亲兄弟一样,如果说洛氏中,谁会对您说一些,不方便说的话,那便是君卓公子了。”

    当今天子有几个嫡亲的妹妹,晋阳公主,那可是和天子一起被先帝所抚养长大,是洛君卓的妻子,衡山公主是洛玄凌的儿子洛君烈的妻子。

    然后便是洛苏、洛君薇这些,在她生命中占据了极大分量的洛氏嫡系,最后是她比较自卑敏感的那些年里,她遇到的每一个洛氏子和洛氏女,都平等的对待她,虽然她知道就算是遇到乞丐,洛氏也是如此,并不是对她特殊,但这更让武曌对洛氏有一种痴迷。

    至于外廷不稳,便应在长孙无忌身上,应在李世民安排的托孤重臣中。

    “是,老爷。”

    福叔很快就去而复返,躬身道:“老爷,夫人,已经吩咐后厨了,但现在有宫中的使者来了,请老爷和夫人进宫用宴。”

    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大多数擅长治政或者军略的人,都是如此,我江南洛氏当初在梁国前后的两任宰相先祖,其实也相当的骄狂,只不过不在皇帝的面前骄狂,在其余世家和官吏面前,那可真是,一点脸面都不给。”

    陛下您注定将会得到最后的最完全的胜利,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而此刻的大唐政治,便处于极度的不稳定之中。

    如果不是,何以先帝时忠谨,而陛下时放纵,这难道不是圣王而有贤臣,昏君而有奸佞的写照吗?”

    在永徽三年时,诸王、诸公再次派来使者觐见李治,这代表着大唐天子的权威,依旧不曾丧失,李治心中对自己的兄弟,尤其是这些年愈发强势的燕王李恪的担忧,也略微放下了一些。

    单纯洛氏和他争权夺利,他其实不是特别畏惧,毕竟洛氏真正能挑大梁的周郡王洛玄夜和洛玄辰,都去世了,现在洛氏挑大梁的洛玄凌,和自己地位差不多。

    晋阳从洛君卓身上跳下来,整整有些凌乱的衣裙,清澈的大眼睛中带上笑意,“福叔,那牛肉你们吃吧,不要浪费粮食哦,我和夫君进宫,今日应当就在宫中吃饭了。”

    如果天子亲政,现在这样的盛世,真的还能保存吗?

    洛君卓闻言诧异的望了武曌一眼,这位武召仪,真是每见一次,都能够让他刷新一次认知,陛下真的能玩得过他这位妃子?

    李治闻言先是一愣,而后直接哈哈大笑起来,他直接一把将武曌搂进怀中,“媚娘,朕真是一刻也不能离开你啊,就按照你说的做。”

    武曌这个人对于洛氏有一层厚厚的滤镜,因为她本身因为有一丝凤凰天命,所以能微微感应到姬灵均浩瀚的存在,这几乎相当于半个洛氏女了,所以她虽然不说,但却是姬灵均的信徒,进而极度崇信素王的存在,虽然素王好多年不显灵,但她坚信不移。

    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宽恕,而是顺我者昌,不顺我者亡,跟着李世民这么多年,李世民赦免仇敌,维护朝廷团结的本事,他是一点都没有学会。

    从李治逐渐感受到武曌的政治天分后,他就惊喜的察觉到,自己有了一个可以信任而且几乎不会背叛的政治盟友。

    再学习学习,以后再亲政。

    对于宫中的这些后妃,洛君卓、晋阳公主等人,其实是没有什么好恶态度的,不过对于王皇后,二人都知道李治不喜欢她,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接触。

    这是长孙无忌和洛玄凌的默契,长孙无忌用顺畅的治政,以及蒸蒸日上的国势,没有衰落的贞观之政,来告诉洛玄凌,雍国公,只有我能让先帝的盛世继续延续。

    这两个人属于绝对不能动的大人物,长孙无忌从二人出镇之后,就熄了对付二人的心思,他终究还是把大唐社稷放在前面的。

    当然,洛氏能这样谈论,是因为,在现在的大唐,没有人会不长眼来触碰洛氏。

    骄狂。

    武曌依偎在李治身边,她眼中满是迷离和痴迷,眼底却有几分清醒,她对自己的身份太了解。

    李治很急的开始穿衣服,武曌眼中却光波流转,眼底有厉芒闪过,看来天子对长孙无忌的忍耐,快要到极限了。

    所以长孙无忌跋扈一点,但并没有做过触动世人底线的事情,人心还是站在长孙无忌这一方的。

    如果陛下能够证明自己对,而证明赵国公错,那陛下的威望就会提升,而赵国公的威望就会降低,此消彼长,要求陛下亲政的呼声,就会愈发高涨。”

    又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灵肉交融,李治仰躺在武曌身侧,有些无神的望着床榻之上,浓重的喘息声,从他鼻中传出,胸膛在不住起伏着,汗水从他额头以及身上到处流下。

    洛君卓一听就知道李治这是对赵国公不满,恐怕是被赵国公压制的有些狠,于是心生不满,满腹牢骚,所以才这么问。

    进宫之后,洛君卓一看李治给自己使眼神,就知道李治这是有正事,席中一共只有四人,本来应该是有五人的,毕竟洛君薇就在宫中,但洛君薇自己没来,她是女史,职责所在,怕自己忍不住会记上两笔,这一看就是要商量什么事,还不如不知道。

    太狂了,几乎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把自己牛逼写在脸上,而且毫不觉得自己哪里不妥。

    洛氏有时候会开家庭宴会,聊起朝廷中的事情,说起长孙无忌来,几乎每个人都是深深地不解,没错,就是不理解。

    李氏富贵已经超过一百年,代代基因改善下来,基本上没有丑的,尤其是长孙皇后的女儿,从长乐公主李丽质开始,就没有一个丑的,晋阳公主自然也是如此,她从小就娇俏可爱,深受李世民和满朝大臣的喜爱,如今进入永徽年间,李治对于自己的妹妹也是极其宠爱,动不动就赏赐。

    嘶。

    但这个人有一個大问题,这个大问题就让他和房玄龄、杜如晦这种顶级宰相,彻底拉开了差距,那就是小心眼和记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