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见掌柜这般夸赞牧欢,说书的董先生有些不高兴了。

    正好也到了时辰,于是便甩着袖子上了台,继续说他的武侠小说。

    可刚说了几句,台下就有听客喊了一句:“刚刚那石猴的故事好听,接着说那个啊。”

    说书老先生眼皮子颤了颤,嘴里也没打顿,继续往下说。

    爱听武侠话本的人毕竟还是多,大昭风气如此,见果然不讲那石猴了,客人们也就继续听着武侠。

    茶馆掌柜的夸了牧欢几句,问了他这故事能讲多少回?

    牧欢想了想,原着似乎有一百回,但若叫他来讲这个故事,他只能按照电视剧的剧集来讲。

    也就二十几回罢了。

    现下的话本子,一本书能有十几万字便算多了,因此,听到牧欢一个故事能讲二十多回,

    掌柜的也有些动心。

    但这茶楼,只能养活一个说书先生,那位董老先生说了大半辈子,虽无新意,却胜在一个稳字。

    因此,掌柜的便想了个辙,让牧欢每日午时来,趁老先生休息的时辰,他来说。

    茶馆是不给说书人工钱的,只提供场地,但客人赏的银钱,无论多少,茶馆也不要,所以,双方更像是合作的形式。

    牧欢如今属于待业青年,有一份工作他就先做着,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了。

    但自己也算是影响了那位老先生的买卖,所以牧欢跟掌柜的谈好之后,

    便在台下安静坐着,等这位姓董的老先生说完,跟他再说一声,

    若是这老先生不同意,牧欢也不打算为了这点事凭白惹了别人的嫉恨。

    正好,外面的雨也下的大了,掌柜的拿了牧欢今日的赏钱,给他送了一壶热茶,牧欢饮着茶静心听台上老先生说书学习经验。

    另一边,锦娘看着下的越来越大的雨,心中有些担心牧欢等会下了学会淋湿。

    家中只有一件旧蓑衣,锦娘想了想,穿戴好后,锁了门,冒着雨上了街。

    来到一家卖杂货的铺子,原本想要买一把油纸伞,可一问价格锦娘被吓退了,

    最后还是只买了一套便宜的蓑衣斗笠,抱在怀里,跟店家打听了书院的位置,

    锦娘踩着水一路小跑,想要去书院给牧欢送去。

    雨太大,路都看不清,街上也几乎没什么人。

    穿着旧蓑衣的锦娘,身上很快便湿透了,阵阵凉意直往骨头里钻。

    越是这样,锦娘越觉得自己做对了,要是她不来,等会欢哥儿就要淋雨了。

    跑到了书院外,锦娘看着高大的院门有些胆怯,担心自己来了会让欢哥儿觉的丢人,

    可不进去,怀里的蓑衣又没法交给牧欢。

    大门是敞开的,她站在大门外往里瞧,里面的院子十分的大,隐隐约约的几排房屋的影子被雨幕遮挡。

    锦娘走到了大门的门檐下,有了片瓦遮挡,总算是能睁开眼睛了。

    打着哆嗦站在门下,等了大半个时辰,

    这个时候,雨也小了许多。

    陆陆续续的,书院里有人从屋里出来了,锦娘瞧见,有辆马车从街那边驶了过来。

    车停在了书院门外,车上跳下来一个小厮,一个丫鬟。

    小厮抱着油纸伞,小丫鬟抱着一件衣裳,两人也站到了大门口,看到了锦娘眼里闪过一丝不屑。